维也纳河畔剧院

✍ dations ◷ 2025-09-13 14:26:40 #维也纳河畔剧院

维也纳河畔剧院(德语:Theater an der Wien)建于1801年,地点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玛利亚希尔夫区,其建筑是由熟知戏剧的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所建造。

关于其中文译名,由于将维也纳河(Wienfluss)错误地理解为维也纳城(Wien),导致了“维也纳剧院”的不洽当译法。至于“在维也纳河的堤岸上”(),则指称建筑的地理环境。

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以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脚本作者为人所知,他的《魔笛》制作在规模较小的维登剧院(德语:Theater auf der Wieden)(亦是该剧的首演剧院)上演,获得很大的成功。然而该剧院的硬件条件有所不足,席卡内德于是兴起另觅他处的念头。

1786年,席卡内德便已获得建筑新剧院的特许,但是直到1798年,他才真正准备动工兴建。新剧院由建筑师弗兰茨‧叶格(Franz Jäger)所设计,外观采法式帝国风格,并于1801年完工。竣工的新剧院被认为“具有最完整的设备以及当代最大的剧院之一”。6月13日,剧院正式开幕,首演的剧码是泰贝尔(德语:Franz Teyber)的《亚历山大》()。观众对新剧院的反响相当良好,当地评论者曾表示,倘若席卡内德意欲透过剧院的硬件设计为个人牟利,仅这方面的收入就足以使他致富,甚至不必持续上演各类歌剧剧码。《音乐广讯报》则盛赞为“整个德国最为舒适且令人满意的剧院”。

1807年,剧院的所有权由一些贵族出面买下,这群贵族当中包括了裴迪南‧帕尔菲(德语:Ferdinand Pálffy)伯爵在内,他于1813年独自买下剧院经营权。帕尔菲引入芭蕾、哑剧等不同类型的演出,希望可以刺激票房,但这样的做法没有成功。在连续的亏损之下,帕尔菲被迫在1826年将经营权脱手。

上世纪末开始,由于轻歌剧在维也纳大受欢迎的关系,维也纳河畔剧院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期。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建筑毁于密集的轰炸之下,国家歌剧院的乐团与演出计划暂时转移到河畔剧院进行,直到1955年为止。

1955年,剧院在安全考量下宣布关闭,进行为期数年的硬件改进(包括停车设施的兴建),并于1962年重新对外开放。此后,河畔剧院上演了许多英语音乐剧的德语版本,演出也相当成功,这包括了:《伊丽莎白》(1992年–1998年间连续六年演出,2003年–2005年间此制作再次复刻)、《猫》(连续七年演出)⋯⋯等。在轻歌剧大行其道的年代,较为严肃的古典歌剧演出能量受到压缩,但仍有少数制作:

2006年适逢莫札特诞生二百五十周年,在罗兰‧盖尔(Roland Geyer)的主导下,维也纳河畔剧院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对于此后河畔剧院的定位,盖尔表示希望能“引进顶尖的导演以及有趣的制作”,并将演出的重心重新移转至巴洛克歌剧、莫札特作品以及当代歌剧创作。近年,维也纳河畔剧院的古典歌剧节目相当多元,除了韩德尔、海顿等较为早期的作品外,亦有威尔第、普契尼等意大利元素,更演出了安德烈·普列文的作品《名为欲望的街车(英语: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opera))》。

维也纳长期扮演欧洲音乐中心的角色,河畔剧院也是许多歌剧及音乐作品首演的地点。除了上节提及的演出之外,在此则另列河畔剧院首演的作品:

坐标:48°11′57″N 16°21′49″E / 48.19917°N 16.36361°E / 48.19917; 16.36361

相关

  • 婚外性行为外遇,也称作婚外情、偷食、出轨、第三者插足(此第三者俗称“小三”),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其中一人,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超出友谊的爱情关系(不论是否有性行为)。外遇的定义依不同研究领
  • 赵率教赵率教(1569年-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陕西省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人。祖籍北直蓟州(今天津),明朝将领,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高祖父赵昇,任指挥佥事,迁籍陕西靖虏卫。明万历十九
  • 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有时也被称为文字探勘、文本数据挖掘等,大致相当于文字分析,一般指文本处理过程中产生高质量的信息。高质量的信息通常通过分类和预测来产生,如模式识别。文本挖掘通常
  • 互补事件互补事件,又称为不遗漏事件、周延事件,在概率论和逻辑学中指的是一个包含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的事件集合。 例如,当一个投掷一个 六面骰子时,由投出1、投出2、投出3、投出4、投出
  • WEBWEB 是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系统。它由高德纳设计,是第一种实现他称作“文学编程”的语言:旨在通过在描写性的文字中嵌入源代码,让开发者如同创建文学作品一样编写软件;而非像其他
  • 纳辛贝·埃亚德马纳辛贝·埃亚德马(法语:Gnassingbé Eyadéma,1937年12月26日-2005年2月5日),多哥终身总统(1967年—2005年),执政达38年,在非洲国家元首中,在位期间仅次于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生于多哥
  •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爱德华·摩根·福斯特,OM,CH(英语: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年1月1日-1970年6月7日),英国小说家、散文家。曾荣获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美国艺术文学院
  • 基里尔·康德拉辛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辛(俄语:Кирилл Петрович Кондрашин,1914年3月6日-1981年3月8日)是一位俄国指挥家。俄历1914年2月21日,康德拉辛生于莫斯科的
  • 石川河 (东安江)石川河,流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东安江右岸支流,发源于贺州市八步区南部鹅塘镇槽碓村东甲尾屯东北,向南流至苍梧县沙头镇思艾村独洲屯汇入东安江。河长27千米,流域面积127
  • 埃马纽埃尔·珀蒂埃马纽埃尔·珀蒂(法语:Emmanuel Petit,1970年9月22日-),法国人,是一名已退役的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珀蒂曾代表法国国家队赢得1998年世界杯冠军,并在2000年赢得欧洲国家杯冠军。珀蒂出身于法甲联赛俱乐部摩纳哥,早在18岁时已被著名教练云加签下,可谓是云加一手提携。珀蒂在摩纳哥期间曾随俱乐部赢得欧洲杯赛冠军杯亚军,当时他司职后卫。1997年6月珀蒂正式转会英国俱乐部阿森纳,刚好教练正是云加。云加把珀蒂改造成后腰,伙拍韦拉扼守中路。珀蒂刚加盟阿森纳第一个赛季,便力压曼联赢得英超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