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学派

✍ dations ◷ 2024-09-29 05:42:38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捷克语:Pražská škola,英语:Prague school)又称布拉格语言学小组,是20世纪30年代受索绪尔影响,而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形成的一支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与哥本哈根学派、日内瓦学派相区分。代表人物有:特鲁别茨柯伊、马泰修斯和雅各布森等学者。该学派主要认为语言是与其他社会现象有联系的符号体系。注重研究语言功能和音位,以及其他语言现象。对符号学、音位学、文体学、修辞学、语篇分析学、语言人类学、传播学、美学、表演艺术、戏剧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6年,马泰修斯带头成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员有特鲁别茨柯伊和雅各布森等现代语言学者。在1928年第一届国际语音学大会,1929年国际斯拉夫学大会,以及《布拉格语言学派著作专集》丛书出版以后,“布拉格学派”很快就闻名欧美学术界。1929年至1939年,该学会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1935年至1953年出版了季刊《词与文》。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二战胜利后短暂恢复。在1948年二月事件的影响下,学会于1953年解散。《词与文》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刊物。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为了描述音位系统中的一些对立现象,提出了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具有某一特征的一方称为有标记项,而对方则称为无标记项。这一理论运用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反义词、动物名词的阳性和阴性、长尾及短尾形容词、动词的时间以及句子的词序等。

相关

  • 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肥皂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饼药(潮汕话)、番枧(广府话),是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表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
  • 死后抽搐死后抽搐(cadaveric spasm)亦称尸体痉挛,是指人或动物于死亡后,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就立即发生僵硬,其肢体仍然有的小许动作或者抽搐。这种现象可由肉眼观察到,一般死亡前有剧烈运
  • 异营生物异营生物(英语:heterotroph)指不能直接以无机物或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机能的生物。异营生物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三种。 异营性动物细胞需要的物质为水和矿物质
  •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英语:Acute tubular necrosis,缩写ATN)为涉及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的医学病症。ATN伴随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且是AKI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ATN
  • CYP1A22HI4· iron ion binding · electron carrier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acting on paired donors, with incorporation or re
  • 赤子 (消歧义)赤子可以指: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英语: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跨政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法国的里昂。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和促进对
  • APP1AAP, 1AMB, 1AMC, 1AML, 1BA4, 1BA6, 1BJB, 1BJC, 1BRC, 1CA0, 1HZ3, 1IYT, 1MWP, 1OWT, 1QCM, 1QWP, 1QXC, 1QYT, 1TAW, 1TKN, 1UO7, 1UO8, 1UOA, 1UOI, 1X11, 1Z0Q, 1ZE7
  • 元音变换元音变化(英语 ablaut, vowel gradation, vowel mutation)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语言现象,常被用来进行屈折变化或用于衍生新词。英语中元音变换的例子如某些动词的词形变化:drive/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