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布拉格学派
✍ dations ◷ 2025-04-07 05:44:50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捷克语:Pražská škola,英语:Prague school)又称布拉格语言学小组,是20世纪30年代受索绪尔影响,而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形成的一支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与哥本哈根学派、日内瓦学派相区分。代表人物有:特鲁别茨柯伊、马泰修斯和雅各布森等学者。该学派主要认为语言是与其他社会现象有联系的符号体系。注重研究语言功能和音位,以及其他语言现象。对符号学、音位学、文体学、修辞学、语篇分析学、语言人类学、传播学、美学、表演艺术、戏剧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6年,马泰修斯带头成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员有特鲁别茨柯伊和雅各布森等现代语言学者。在1928年第一届国际语音学大会,1929年国际斯拉夫学大会,以及《布拉格语言学派著作专集》丛书出版以后,“布拉格学派”很快就闻名欧美学术界。1929年至1939年,该学会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1935年至1953年出版了季刊《词与文》。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二战胜利后短暂恢复。在1948年二月事件的影响下,学会于1953年解散。《词与文》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刊物。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为了描述音位系统中的一些对立现象,提出了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具有某一特征的一方称为有标记项,而对方则称为无标记项。这一理论运用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反义词、动物名词的阳性和阴性、长尾及短尾形容词、动词的时间以及句子的词序等。
相关
- 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解剖学(英语:Anatomy)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
- IgE免疫球蛋白E(英语: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是一类只发现于哺乳动物内的抗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效应B细胞合成,IgE的单体由
- 非洲蜱咬热非洲蜱咬热(African tick bite fever)是因蜱虫叮咬所引发的细菌感染症。病征包含发烧、头痛、肌肉痛及起疹子,皮肤遭叮咬处会长出中心为黑色的红癐。一般而言,患者会在遭叮咬后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英语:Fibrin,又称为血纤蛋白或血纤维蛋白)是一种纤维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在以下生物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信息传递、血液凝固、血小板活性化及蛋白质聚合。
- 酸酐酸酐是具有两个酰基键合于同一氧原子上的有机化合物。 称为“酐”的原因因为它是由两个羧酸脱水而成。若两侧酰基由同种羧酸衍生而来则称为对称酸酐,分子式可表达为:(RC(O))2O
- 温带大陆性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温带地区最冷月均温小于0ºC,降水较少的一种气候。可细分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 循证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实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
- 近接放射治疗近距离治疗(取自希腊语“brachys”一词,意思是“短距离”),也称作内照射放疗、密封源式放射治疗、镭疗法或内部镭疗法,是放射治疗的一种形式,即将放射源放置于需要治疗的部位内部
- 异丁酰辅酶A去氢酶缺乏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酵素缺乏症(英语:Isobutyr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患者无法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使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不能充分分解缬氨酸。
- 羟胆甾醇羟胆甾醇或羟胆固醇(英语:Oxycholesterol)或5,6-环氧胆固醇(英语:5,6-epoxycholesterol)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氧化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