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dations ◷ 2024-07-01 04:42:1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成立于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共建,是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从事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此机构建有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纳米器件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纳米表征研究室、纳米标准研究室、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研究室、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和纳米检测实验室,以及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20个协作实验室网络。截止至2012年12月,研究和技术支撑人员达到100余人,其中全职博导32名(“杰青”7人,“百人计划”17人),全职硕导27人,90%以上为归国留学人员,许多来自哈佛大学等科研教育机构。2005年此中心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近7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就业率达到了100%,其中出国31%、高校及科研院所34%、企事业单位35%。在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现有222名,其中39人参与清华、北大联合培养计划,管理上采取双学籍,毕业时授予清华或北大学位,另有9人参与中丹、中沙、中澳和中欧等联合培养项目;研究生共出国交流96人次,留学生人数也达到了30余人;同时也有150余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分别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此中心有7个学科培养点,包括:纳米科学与技术(博硕)、凝聚态物理(博硕)、物理化学(博硕)、材料学(博硕)、生物物理学(硕士)、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和生物工程(专业型硕士),其中纳米科学与技术是此中心在2012年申请的交叉学科。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主任为王中林教授,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教授现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 (Regents'Professor), 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

相关

  • 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是指会影响结缔组织的疾病。结缔组织是具有细胞外基质、可以支持、连结器官,并且保护器官的组织。这类的组织主要由两种结构蛋白质分
  • 木蹄层孔菌木蹄层孔菌(学名:Fomes fomentarius)是一种多孔菌目真菌。它们生长在北美洲及欧洲的桦木属及水青冈属。单一颗树上就可以有多个子实体。木蹄层孔菌并不能食用,由于其担子果可以
  • 非维管植物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非维管植物(或作非维管束植物)是对没有维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包括绿藻)的总称。虽然非维管植物缺乏此类特殊的组织,但一部分的非维管植物会有特化来在
  • 内脏内脏,一般是统称人和动物胸腔和腹腔内部的器官。具体主要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胃、胆、肠、子宫、卵巢等。各内脏可组成不同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
  • 安大略湖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北邻加拿大安大略省,南毗尼亚加拉半岛和美国纽约州,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安大略来自易洛魁语Skanadario,意思是“美丽之湖”或“闪光之湖”。加拿大的安大
  • 哌替啶哌替啶盐酸盐(Pethidine),别名杜冷丁、度冷丁、唛啶、配西汀、地美露(Demerol)、盐酸哌替啶。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用作麻醉药。作为人工合成
  • 甲基甲基(英语:Methyl group),为化学名词,指一种和甲烷对应的疏水性烷基官能团,化学式为-CH3,常简写做-Me。甲基常见于许多的有机化合物中,多半是相当稳定的官能团。甲基多半是较大化学
  • 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英语:biochip)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资讯、分析化学等原理进行设计,以硅晶圆、玻璃或高分子为基材,配合微机电自动化、或其他精密加工技术,所制作之高科技元件,有如半导
  • 亨利·艾林亨利·艾林(英语:Henry D. Eyring,1901年2月20日-1981年12月26日),墨西哥出生的美国理论化学家。艾林曾任1963年度美国化学会主席和1965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66年因为对反应速
  • 春秋大义春秋大义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春秋,指东周诸侯列国之春秋,为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各国春秋只载其事而无其义。后孔子以修订鲁国《春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