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提马顿军区

✍ dations ◷ 2025-02-23 10:15:31 #744/74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14世纪废除,拜占庭帝国军区,奥普提马顿,君士坦丁堡军事,君士坦丁王朝,拜占庭帝国军事

奥普提马顿军区(希腊语:Ὀπτιμάτοι,拉丁语:Optimates,希腊文意为“人中龙凤”)起初是作为东罗马的精英军事单位而存在的。然而在8世纪中期退化沦为用以提供补给和运输的军团,驻地在小亚细亚西北部,该地也被以军团名设置为军区。作为行政单位的一部分,这个军区一直持续到14世纪的头十年,成为了存活到最后的军区之一,陪伴了东帝国的后半生。

奥普提马顿最早在6世纪晚期便被提比略二世所设立,根据莫里斯所撰写的战略学一书中的说法,奥普提马顿是蛮盟佣兵中的精英部队,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哥特人。他们在编制内通常都是骑兵军团,单位人数通常是在1000至5000人左右,是中央军的预备部队的一部分,这些军团的首长头衔与其他军团的首长不同,他们通常被称为“Taxiarches”,即准将之意。根据编年史学家“忏悔者”提奥法诺斯(英语:Theophanes the Confessor)所说,这些蛮族的后裔被称为“Gothograeci”(希腊化哥特人),在8世纪生活在比提尼亚的北部。而另一说法来自沃伦·崔德戈德,认为蛮盟佣兵的奥普提马顿军团编制在2000人左右。

8世纪中期,在君士坦丁五世的统治时期,在阿尔塔巴斯杜斯(英语:Artabasdos)(原奥普希金军区司令,后篡位)的叛乱后,为了降低军区将军们的影响,奥普希金军区的军区司令被降职,原包括君士坦丁堡对岸的半岛地区,包括从尼科米底亚的海岸延伸至桑伽里乌斯河(现萨卡里亚河)的原奥普希金军区的土地,原军区的基础上被剥离用来安置奥普提马顿军团,而首府自然被设在尼科米底亚。奥普提马顿最早在774/775年被提到说被设成独立的军区,但事实上早在阿尔塔巴斯杜斯的叛乱后不久便已形成。而与此同时强大的奥普希金军区已被分为三份,除了他自己和奥普提马顿之外,还有新设立的布刻拉里翁军区。

因此,与其他的军区不同的是,奥普提马顿不再提供持械士兵,而是4000名赶骡子的士兵(也包括他们的动物),用以为驻扎在君士坦丁堡的近卫军运输补给。君士坦丁七世将这个军区设立为唯一一个非战斗用途的军区,不会有下属的师长(副将军)/提督职位,这证明了这个军区的地位低下,也因此他们的将军也是所有帝国军区将军中层级最低的。和其他的军区将军在行政管理的职责上类同的是,奥普提马顿的将军由一位副手(托波特勒特斯),首席财政官(沙托拉里奥斯)和一个中央执政官指定的秘书辅佐来处理相应事项。

在曼齐刻尔特战役后塞尔柱帝国劫掠了该地区的乡村地区,但是尼科米底亚安然无事,在第一次十字军的帮助下阿莱克修斯一世才让这片地区得以保留太平。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解体了东罗马帝国并让这片地区被拉丁人霸占,但是约安尼斯巴塔泽(即约安尼斯三世)在1240年夺回该地区后重新设立了奥普提马顿军区,一直让其存续到14世纪初,被崛起的奥斯曼所蚕食吞并。

相关

  • 萨伏依王朝萨伏依王朝(意大利语:Casa Savoia),是欧洲的一个王朝,曾于1861年至1946年统治意大利。其建立者为拥有萨伏依、莱茵河以东及日内瓦湖南部地区的亨伯特一世(卒于1048年?)。中世纪时期,
  • 法国LGBT权益– 欧洲(浅绿色及深灰色)– 欧盟(浅绿色)  —法国对于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权益传统上便采取社会自由主义,在国家的立法上也有所对应。在法国大革
  • 柳暗花明《柳暗花明》(英语:Away From Her)是加拿大女演员萨拉·波利执导的2006年的加拿大影片,亦是其电影导演处女作。影片改编自爱丽丝·门多的短篇小说《来自远山的熊》,收录于2001年
  • 巽他陆棚巽他陆棚是东南亚的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大陆架。陆地部分包括了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巴厘岛及附近小岛屿。 覆盖区域约1.85百万km2。海洋部分的深度很少
  • 特奥哈里·乔治斯库特奥哈里·乔治斯库(罗马尼亚语:Teohari Georgescu;1908年1月31日-1976年12月31日),莫斯科派,曾化名“布拉克·特斯克维奇(Burah Tescovich)”、“约内斯库(Ionescu)”、“安德烈(Andrei
  • 朱益濬朱益濬(?-1920年),字辅源,号纯卿,江西莲花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知县。官至湖南辰沅永靖道,护理巡抚,辛亥革命后归里。民
  • 尼尔·阿伯克龙比尼尔·阿伯克龙比(英语:Neil Abercrombie,1938年6月26日-),美国政治人物,民主党人。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担任夏威夷州州长,为该州第7任州长。尼尔·阿伯克龙比生于纽约州布法罗市
  • 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P. T. Barnum,全名Phineas Taylor Barnum,1810年7月5日-1891年4月7日)是美国马戏团经纪人兼演出者。1810年7月5日出生于康乃狄克州贝塞尔,父亲经营小商店,1
  • 华特·饶申布士华特·饶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1861年10月4日-1918年7月25日),是一位基督教神学家及浸信会牧师。他在美国的社会福音运动中是一关键人物。他于1907年晋升成了家喻户晓的人
  • 马克·鲍尔马克·鲍尔(Mark Boal,1973年1月23日-)是一位美国记者、编剧和电影制片人。凭借2009年电影《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原创剧本奖。1973年他生于纽约市。1995年毕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