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王国

✍ dations ◷ 2025-02-25 20:02:05 #葡萄牙王国

葡萄牙王国(葡萄牙语:Reino de Portugal)为存在于1139年—1910年、地处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君主国。葡萄牙王国总共经历了四个王朝,按先后顺序依次是勃艮第王朝、阿维斯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布拉干萨王朝。15世纪—20世纪葡萄牙拥有自己的殖民帝国—葡萄牙帝国。

自7世纪起,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便开始扩大至伊比利亚半岛,基督教国家为了重新征服这片土地,便开展长达7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11世纪末,基督教国家卡斯蒂利亚王国收复了今葡萄牙北部的一片土地,其国王阿方索六世便把这片土地封给女婿勃艮第的亨利,是为葡萄牙伯爵。

1112年,亨利去世,其子阿方索·恩里克斯便打算独立,以摆脱和卡斯蒂利亚等基督教国家的臣属关系。于是,阿方索开始与北方基督教国家及南部穆斯林国家进行作战,并在1139年取得独立,阿方索更自封为葡萄牙国王。自此,葡萄牙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但北方的卡斯蒂利亚却不承认它的独立。1143年,在罗马教廷的调停下,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签署《萨莫拉条约》,卡斯蒂利亚正式承认葡萄牙的独立地位,教宗亚历山大三世亦在1179年承认葡萄牙的世俗国家地位。

尔后,阿方索便全力与南部的穆斯林作战,先后收复了今葡萄牙的南部土地。1147年,在十字军的帮助下,阿方索顺利的攻占里斯本。尔后的数十年,葡萄牙一直和穆斯林奋战。1249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收复南部的阿尔加威,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同时奠定今日葡萄牙的疆域。

15世纪初,葡萄牙占领了北非城市休达,自此开始了其殖民地的发迹。葡萄牙为了积极的推动航海事业,鼓励航海家们进行探险。葡萄牙在整个十五世纪间,都不断的进行海上探险活动,并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为葡萄牙带来很大的利益。来自几内亚的黄金更大大刺激葡萄牙王国的经济,令葡萄牙获得空前的繁荣。为此,葡萄牙更大力的推行殖民政策,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在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同时,葡萄牙也不断的进行海上探险,最终在1498年打通了葡萄牙和印度的航线,成为全欧洲第一个通过航路到达印度的国家。为了瓜分殖民地,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在教宗的见证下签署《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瓜分欧洲以外的世界。尔后,葡萄牙的国力达至顶峰,东至印度、西至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都成为葡萄牙帝国的版图。此外,葡萄牙王国最早在1373年与英格兰王国建立了英葡同盟,形成长久而稳定的外交关系。而这个同盟至今仍然生效,为有史以来最长久的同盟关系。两者的关系密切,如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葡萄牙就和英国合作共同反对法国。而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和葡萄牙更表现出合作的关系。当法军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英国马上派兵增援葡萄牙,以抵抗法军的入侵。虽然葡萄牙王国在1910年崩溃,但这个同盟关系仍然生效,直至今天。

随着毗邻西班牙的强大,以及荷兰、英国等新兴海上强权的崛起,令葡萄牙的国势在16世纪中叶开始滑落。1580年,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兼领葡萄牙国王,两国间形成君合国关系,葡萄牙王冠成为哈布斯堡家族所拥有的众多王冠之一。虽然国家开始中衰,但西班牙却对外连番遭到挫败,先是无敌舰队遭到英格兰的重挫,以及和尼德兰苦战的八十年战争,再加上17世纪上半叶的三十年战争,都令西班牙元气大伤。在1640年,若昂四世建立布拉干萨王朝,并于葡萄牙王政复古战争中获胜,葡萄牙王国脱离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葡萄牙趁西班牙受挫的时候再次扩张其国力,并建立起巴西殖民地。挽回部分劣势。然而,面对着其他新兴的海上强权如荷兰、英国等,葡萄牙的殖民地范围开始萎缩,印度、锡兰等地相继被夺去。

面对殖民地遭到瓜分,葡萄牙王国便把重心放在巴西殖民中。经过发展后,巴西为葡萄牙带了为数不少的黄金、宝石等财物,令葡萄牙王国的经济再次振兴。然而,巴西人民独立之心却日益炽热,最后更在1822年取得独立。此外,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发生的一场9级大地震,造成100,000人死亡,更令里斯本被夷为平地,经济更形低落。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发生,由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04年建立。不久后,半岛战争打响。1808年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本土被法国占领,王室迁都原为殖民地的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但不久,葡萄牙联合英国打击进犯的法军,成功解除困境,1815年收复本土,首都复迁回里斯本。拿破仑战争以后,葡萄牙王国再次回复平静。但是,在这段期间,国内民众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熏陶,高呼对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的诉求。这引致葡萄牙君主专制派和立宪派在1828至1834年间发动了内战。其后,专制派被击败,葡萄牙恢复了《1826年宪法》,确立二元君主制。

虽然颁布了宪法,但1889年登基的卡洛斯一世却采取了高压统治政策,并严厉镇压革命活动;加上葡萄牙在外交上遇上连串挫败,使葡萄牙王室形象大打折扣。葡萄牙及其王室所面对的内忧外患不但使卡洛斯一世及其王储路易斯‧菲利佩在1908年被刺杀,更促成了1910年的革命。1910年10月3日晚上,葡萄牙爆发了政变,末代国王曼努埃尔二世被废黜,更被迫逃亡,葡萄牙第一共和国成立,葡萄牙王国自此灭亡。一些保王党曾于1911年、1912年、1919年发动复辟君主制的行动,但皆以失败告终。虽然葡萄牙成为共和国,但直至康乃馨革命后才真正实施民主宪政。

相关

  • 旧字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视网膜双极细胞双极细胞在视网膜中位于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英语:Retinal ganglion cell)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将信号由感光细胞传递到神经节。顾名思义,视网膜中的双极
  • 核废料玻璃化放射性废料是一种包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料,一般在如核裂变一类的核反应中产生。事实上,一些不与核工业直接关联的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也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料。放射性
  • 新竹丘陵新化丘陵位于台湾南部的台南市与高雄市境内,北以曾文溪与嘉义丘陵为界,南端为高雄市冈山区境内的小冈山,东边为大尖山断层,西边为嘉南平原,南北长34公里,东西宽11公里。丘陵平均高
  • 威廉·佩利 (哲学家)威廉·佩利(英语:William Paley 1743年7月-1805年5月25日)英国神职人员、基督教辨惑学者、哲学家、功利主义者。著作有《自然神学:从自然现象中收集的关于神性存在和其属性的证
  • 瓦氏夫人瓦氏夫人(1496年-1555年),本姓岑,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明好学,随父攻读,习练武艺,精通兵法。长大成人以后,按照壮族土官时代盛行的“官家与官家婚”以及“婚姻不避同姓
  • 希尔伯特第五问题希尔伯特第五问题,即是否所有连续群都是可微群的问题。它由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提出,是当时他提出的23个问题之一。1953年日本数学家山边英
  • 川并众川并众(日语:川並衆/かわなみしゅう  ?)是在尾张国、美浓国之间的木曾川沿岸的土豪势力总称,在后来仕于丰臣秀吉。“川并众”这名称只在‘武功夜话(日语:武功夜話)’中出现,在江户
  • 杰西·雷尼克杰西·伯纳德·“卡伯”·雷尼克(英语:Jesse Bernard "Cab" Renick,1917年9月29日-1999年11月25日),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曾代表美国国家队参加1948年夏季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并获得
  • 菅野裕二菅野裕二(1961年4月14日-),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1988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