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主义

✍ dations ◷ 2025-02-23 20:38:11 #杨森主义

杨森主义(英语:Jansenism)是罗马天主教在十七世纪的运动,是由荷兰乌特列支神学家康涅留斯·杨森(1585-1638)创立,其理论强调原罪、人类的全然败坏、恩典的必要和预定论。

1602年杨森到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读书。天主教鲁汶大学中有两个学派,其中一派支持耶稣会所提倡的经院哲学,另一派则支持奥古斯丁所提倡的预定论及恩典论,而杨森则受到奥古斯丁的影响,接受了奥古斯丁关于罪和恩典的看法。之后他在鲁汶大学当圣经教授时,坚持与耶稣会的立场对立。1628年他著作《奥古斯丁传》于1640年出版,成为杨森派主要的神学著作。

杨森派强调,天主在创世之前就已经拣选预定要得救的人,如果没有天主的恩典与拣选,靠着人的努力永远不可能得救,因为人的本性在堕落后已经全然败坏了,罪人无法自救,人被罪挟制的结果,导致根本没有自由意志,人若没有特殊恩典,便被肉体挟制,无法行善也无法避恶,无法达成天主的诫命。人只有借着基督之死才能得到救赎,而且人也无法抗拒天主的恩典,得救与否单看天主的预定,天主要赐给人的恩典不能被拒绝,也不需要人的同意,而在逻辑上人只是自然或超自然定命论的牺牲品,他的行为不是决定于自然就是决定于恩典,坚持唯独因信称义。杨森认为耶稣会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对天主的付托及信仰上的坚定少到可以;他们夸大人的善行,高举自由意志,以致于耶稣救赎的工作成了廉价的恩典,

教廷当局视之为接近加尔文主义五要点,教皇乌尔班八世首先谴责杨森主义的主张,认为他们本质上就是加尔文派,同时耶稣会也对他们展开攻击。1653年,教皇依诺森十世谴责杨森主义派是异端,其于1653年5月31日发出的诏书谴责杨森派的以下五点主张:

杨森的好友让‧迪‧韦吉耶(Jean Du Vergier,1581-1643)是圣西朗(Saint-Cyran)修道院的修士,1633年他把杨森派信仰带到法国,其间他被任命为一家名为皇港(Port-Royal)西多会修道士的告解神父。当时的修道院长雅克兰‧阿尔诺(Jacquelin Arnauld,1591-1661年)带领修女们学习耶稣过谦卑俭朴的生活,此修道院以牺牲奉献精神闻名,吸引了许多妇女及敬虔的信徒。

1638年杨森去世后,安托万·阿诺德成为杨森派领袖,他强烈抨击耶稣会的“廉价恩典”。另一方面,耶稣会寻求教宗支持,指称杨森派是危险教派,是披着天主教长袍的加尔文主义。1653年,教廷谴责《奥古斯丁传》的五项主张。但是,阿诺徳继续攻击耶稣会,于是索邦神学院考虑将他们驱逐,阿尔诺求助于波尔亚尔的一个年轻朋友,科学家与法国散文大师布莱兹·帕斯卡。

1651年,帕斯卡父亲过世,他妹妹雅克利娜(Jacqueline)归向皇港女修道院,而帕斯卡则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其后,若望福音17章有关耶稣为十字架献祭做准备的章节启发了他,1654年末他成为皇港女修道院的一员,并遇见了阿尔诺。之后帕斯卡写了十八封信,揭开了耶稣会的神学思想,每公开一封信就被公众抢购一空,使得皇港女修道院声名大噪,虽然教宗公开谴责这些信,但其书信在法国仍被广泛阅读。

1657年3月,在写完最后一封未完成的信之后,1662年8月19日,他因重病而逝世,终年39岁。帕斯卡去世后,国王路易十四和教廷联手,将杨森派信众赶出法国,皇港女修道院也被拆毁,许多杨森派信众逃到荷兰避难。因为受到耶稣会强烈反对,杨森派在皇港的大本营也于1709年左右被毁。

相关

  • 体节体节(somite or metamere)为动物胚胎中身体分节发育的单位。在原始甲壳类中,体节被认为是身体构造的一部分。再现生甲壳类身上,某些体节可能已经融合。
  • 攻受在男同性恋文化的同性性行为中,攻(1、Top)、受(0、Bottom)和不分(0.5、Versatile)都是用于描述性行为中的位置,特别是男男性行为的肛交中。1通常是肛交中的插入方,而0则往往是被插入
  •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涉及的领域很多,分类方式也有几种,可以按照纺织加工的材料来分:也可以按照织造的方法分为:各道工序都有化学加工存在,不过存在化学加工最多的要数化学纤维工业和染整工业
  • 铣床铣床是一种主要用于金属切削的机床,于1818年由包括埃里·惠特尼在内的数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共同发明。以铣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表面这种方法叫做铣削。铣床用来切削平面,或者用特
  • 奥德河-尼斯河线奥得河—尼斯河线(德语:Oder-Neiße-Grenze;波兰语:Granica na Odrze i Nysie Łużyckiej;英语:Oder-Neisse line) 是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界线主要包含奥得河与尼萨河流域,但又包括
  • 增生 (地质学)增生在地质学中是指物质增加到板块或陆地的过程。这些物质可以是沉积物、火山弧、海山、海洋地壳或其他火成成分。增生楔(英语:accretionary wedge),也称增生柱(英语:accretion pr
  • 2016 HOsub3/sub2016 HO3,或写为2016 HO3,是一颗发现于2016年4月27日的小行星,被认为是至今发现轨道最稳定的地球的准卫星。当2016 HO3环绕太阳时,它看起来也同时环绕地球运转。虽然它和地球距
  • 宗室麟书麟书(1829年-1898年),爱新觉罗氏,字厚甫,号芝弇、又作芝葊。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签分宗人府主事。曾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
  • 中度多刺神经元中型多棘神经元(英语:Medium spiny neurons,简称MSNs),也称纹状体棘状突起投射神经元(英语:spiny projection neurons,简称SPNs)是一种特殊的丙胺基丁酸神经元(英语:GABAergic)抑制性(英
  • 苯二氯胂二氯苯基胂,简称PD,是一种有机、含砷的糜烂性和呕吐性毒剂,最初是由德国和法国在一战中发明的,在当时作为化学武器使用。1917至1918年间,德国和法国制备二氯苯基胂。二战期间,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