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风

✍ dations ◷ 2025-04-26 12:19:07 #海陆风
海陆风是一种在海岸附近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产生的中尺度热力环流,属于小范围天气系统,对滨海地区的气候产生较大影响,是大气次级环流的一种。一般地,在白昼风从海上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在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海风与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即海洋能比陆地吸收更多的热量。在白昼时,由于陆地热容量较小,因此升温比海面快。地面的高温会加热其上方的空气,暖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小,因此会上升,产生一个近地面的低气压。此时上升的气流将使气压降低,并且使空气流向海洋上空;在对应的海洋表面,冷空气会形成一个相对高气压。海面与陆面形成气压差,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形成“海风”。与海风类似。在夜晚时,由于陆地热容量较小,因此降温比海面快。海面上的相对高温将保持其上方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上升,产生一个近海面的低气压。此时上升气流将使空气流向陆地上空;在对应的陆地表面,由于温度下降较快,较冷的空气将形成一个相对高气压。陆面与海面形成气压差,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形成“陆风”。需要注意的是,当环境风场大于8节,并且方向与应该形成的海风(陆风)相反时,海风(陆风)是不可能形成。与此同时,强天气系统的控制将导致海陆风无法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带来的大气环流也对海陆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海陆风在靠近海岸处最强,越远离海岸,其强度越弱。同时海陆风由于仅仅受一日的热力变化影响,其强度较弱,一般只能深入陆地20~50公里,并且在天气平静时效果较显著,在受强天气控制时无法生成。对北半球而言,海陆风循环在春秋季节强于夏冬两季。其中秋季受陆风影响较大,春季受海风影响较大。同时,若海风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深入陆地,将导致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形成类似冷锋过境的天气,对局地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海陆风能够对局地天气和气候带来重要影响,是重要的气候资源之一。同时,海陆风与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与扩散有很大关系。污染物扩散与各种气象的关系尤其是海陆风容易产生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海陆风一般产生于环境风场较弱,对流现象弱的时段,也不利于污染物的传播与扩散。

相关

  • 苏丹三号苏丹三号(Sudan III)是一种脂肪偶氮染色剂,常用于冻结切片的甘油三酯的染色。正常状况下是红褐色结晶。苏丹一号、三号和四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3级致癌物质。其他名称还
  • 牙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啮齿类松鼠形亚目 Sciuromorpha 河狸亚目 Castorimorph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鳞尾松鼠亚目 Anomaluromorpha 豪猪亚目 Hystricomorpha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
  • 地中海型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又称作地中海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其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约南北纬30至40度)的大陆西岸地区,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区、黑海沿岸地区、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澳洲西南部伯斯
  • 碳纤维碳纤维(英语:Carbon fiber),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模量的耐高温纤维,为化纤的高端品种。它主要由碳原子构成,直径约5-10微米。 为了产生碳纤维,碳原子在晶体中被键合在一起,平行排列
  • 焦糖色素焦糖色素是可溶的食用色素,是由糖类加热后产生,一般会有酸、碱或是盐的存在,此一程序称为焦糖化(英语:caramelization),最后会有烧焦糖类的气味,味道有点苦,颜色从浅黄色到深褐色。焦
  • 印度河-恒河平原中央平原(或作印度河-恒河平原,IndoGangeticPlain,或称印度大平原)地处南亚,是一片富饶、肥沃而古老的土地,平原大致分为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部分、旁遮普(Punjab)与哈里亚纳平原区、
  • 色散力伦敦色散力(London dispersion force, LDF),简称伦敦力或色散力,是一作用于分子间的力。它是范德华力的一部分,名称源自德裔美国物理学家弗里兹·伦敦(英语:Fritz London)。科学家观
  •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创办于2006年,至今已举办十三届,赛事级别为2.Pro,是亚洲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顶级公路自行车赛之一。比赛路线环经全岛17个市县及1个经济开发区,涵盖
  • 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公里,南北长约16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