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座

✍ dations ◷ 2025-08-29 15:55:15 #牧夫座
牧夫座(拉丁语:Boötes/boʊˈoʊtiːz/)是北天的一个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跨越赤纬0°至+60°,赤经13时至16时。名称源自希腊Βοώτης,Boōtēs,意思是牧羊人或农夫(照字义是驾牛者,源自拉丁文的bovis 与“cow”,转化成boos)。在名称中的"ö"是分音符号,不是母音,意思是每个'o'要明确的个别发音。牧夫座是现代的88个星座之一,也是第二世纪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叙述的48个星座之一。它含了全夜空中的第四亮星,橙巨星的大角星。牧夫座也是其他许多亮星的家,包括8颗比4等亮的星和21颗5等以上的星,总共有29颗肉眼可以轻松看见的恒星。有三说:牧夫座是在天球上远离我们银河系盘面这一部分的一个星座,所以没有疏散星团和星云;反而是有许多明亮的球状星团和昏暗的星系。球状星团NGC 5466的亮度超过9.1等,直径有11弧秒。它是一个结构非常松散的球状星团,并且只有少量的恒星,因此在望远镜下看起来像一个恒星数量非常多的疏散星团。NGC 5466在夏普力-索耶集中度分类法属于最松散的第12级,反应出其不集中的性质。它的大直径明显地指出它具有低的面亮度,所以看起来的亮度远低于星表上标示的9.1等,需要大型的业余天文望远镜来观赏。一般的业余天文望远镜只能看见十余颗恒星。牧夫座有两个较明亮的星系。NGC 5248(科德韦尔45)在哈伯序列是Sc的星系(螺旋臂松弛的螺旋星系),视星等10.2,视直径是6.5和4.9弧秒。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的NGC 5248是室女座星系团的星系成员;它的螺旋臂外缘昏暗,并且可以看见电离氢区、尘埃带和年轻的星群。NGC 5676是另一个Sc星系,视星等10.9,视直径是3.9和2.0弧秒。其它的星系还有NGC 5008,分类为Sc发射线星系;NGC 5548,S型的西佛星系;NGC 5653,S HII型的星系;NGC 5778(分类与NGC 5825相同),是一个椭圆星系,并且视这个星系团最亮的;NGC 5886和NGC 5888,都是SBb星系。NGC 5698是棒旋星系,在2005年出现一颗超新星SN 2005bc,峰值光度达到15.3等,因而受到注意。在更远处有一个直径2亿5,000万光年的牧夫座空洞,一个空旷、没有星系的巨大空间。它的距离大约是7亿光年,是罗伯特·科什纳和同事在1981年发现的。超越这个空洞和在这个星系的边界有两个超星系团,距离分别在大约8亿3,000万光年和10亿光年。牧夫座是象限仪座流星雨的家园。这个流星雨是流星数量最多产的流星雨之一,于1853年1月发现,1864年由亚历山大的Hershell命名。辐射点在牧夫座,靠近天枪一(牧夫座κ),之前的星座名称是象限仪座。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流星都很黯淡,但在1月3-4日极大期,每小时的流星数量大约是100颗。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星数的峰值大约是130颗;它也是出现期很窄的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因为辐射点低和经常遇到坏天气,成为因难以观测而出名的流星雨。有关这个流星雨的母体已经争议了数十年,彼得·杰尼斯认为母体是小行星2003 EH1,然而2003 EH1可能与彗星C/1490 Y1有所关连,他在过去被认为是象限仪座流星雨潜在的母体。2003 EH1原本是属于木星族的短周期彗星;在500年前经历了灾难性分手事件。象限仪座流星雨现在是处于休眠状态,但在1982年、1985年、和2004年曾经非常活跃。来自这个流星雨的流星似乎常常会有蓝白色的色调和适中的速度,每秒41.5至43公里。在1984年4月28日,常规的目视观测者弗兰克威特,从00:00至2:30,在通常平静的大角星观测到了显著的爆发。透过他的6公分望远镜,他观察到433颗流星从靠近大角星附近,直径不到1°的视场出现。彼得·杰尼斯评论这次爆发类似"典型的尘埃足迹穿越" 。牧夫座α星流星雨通常开始于4月14日,峰值落在27日和28日,结束于5月12日。它的流星速度慢,大约在每秒20.9公里,可能与彗星73P/施瓦斯曼-瓦茨曼3号彗星有关连,但这还只是理论上的联结。六月牧夫座流星雨也称为天龙座ι流星雨,与彗星7P/庞士-温尼克彗星相关联,最早是在1916年5月27日被威廉F丹宁确认。这个流星雨,流星的速度缓慢,在1916年之前没有被观测的资料。因为在之前地球并未穿越这颗彗星的尘埃尾,直到7P/庞士-温尼克彗星的轨道受到木星的摄动,造成它的与地球轨道接近至0.03AU,而首度观测到六月牧夫座流星雨。在1982年,E. A. Reznikov发现1916年的爆发是1819年的彗星释放出来的物质。但因为7P/庞士-温尼克彗星的轨道不在适合的位置上,直到1998年才再度观察到另一次的爆发。不过,1998年6月27日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牧夫座,稍后被证实为7P/庞士-温尼克彗星相关。这些流星令人难以置信的长寿,最亮的流星痕迹持续了数秒钟的时间。各地观察到的爆发,有许多的火球拖着长长的绿色尾迹,甚至投下一些阴影,最大的天顶每小时流星数达到每小时200-300颗流星。在2002年,两位俄罗斯天文徐家确认这颗彗星在1825年的喷发造成了1998年的爆发,并预期来自1819年、1825年和1830年喷发的颗粒会在2004年6月23日进入地球的大气层。预期中的流星雨不如1998年的壮观,被证实的每小时天顶流星数是每小时16-20颗的流星。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六月牧夫座流星雨不会有特别显著的爆发。在通常情况下,每小时只能看见1-2颗度很慢且黯淡的流星;六月牧夫座流星雨的平均星等是5.0。它们是由天龙座α和牧夫座-天龙座释出。这个流星雨从6月27日持续至7月5日,极大期落在6月28日。六月牧夫座流星雨属于第三集的流星雨(变化无常),进入的平均速度是18公/秒,辐射点在牧夫座β星北方约7度。引文参考书

相关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行政总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英语: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缩写UNAIDS)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规划署旨在唤起全球对艾滋
  •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多萝西·玛丽·霍奇金,OM,FRS(英语:Dorothy Mary Hodgkin,1910年5月12日-1994年7月29日)本姓克劳福特(Crowfoot),英国女性生物化学家,促进了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她生于开罗,1964年获诺
  •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Polyporus versicolor蕈伞平版状孢印白色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称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又称彩云革盖菌或瓦菌,是多孔菌科植
  • 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肱骨外髁突附近(肘关节外侧)酸痛的症状。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东西(如网球拍)时收缩、紧张,过多使用这些肌肉会造成这些肌肉起点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
  • 速率速率(英语:Speed)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速率”和“速度”混用,但两者在物理学中对应着不同的概
  •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英语: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s)是一个微丝蛋白家族, 用于调节肌动蛋白的装配与解聚。
  • CD43n/an/an/an/an/an/an/an/an/an/aCD43(白细胞分化抗原43)又名白细胞唾液酸糖蛋白(Leukosialin)或唾液酸蛋白(sialophorin),是一种跨膜表面蛋白,在人体中由SPN(唾液蛋白)基因编码。唾液
  • 格物致知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中国公主列表中国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公主(皇女)一览:南朝宋末年有公主嫁王亮,但无载其身世。
  • 船或船舶,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