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森林鳄科
✍ dations ◷ 2025-05-17 16:05:50 #森林鳄科
见内文森林鳄科(学名:Dyrosauridae)属于鳄形超目的新鳄类,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化石几乎遍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欧洲、非洲与美洲。森林鳄科是少数生存过白垩纪末灭绝事件的海生爬行动物。目前已发现许多属,但体型与头骨形状各异。以森林鳄为例,森林鳄具有修长的颌部,内有众多牙齿,显示它们主要以鱼类为食,类似现今的长吻鳄。森林鳄身长可达6米,是种大型动物。磷鳄的身长更可达9米,口鼻部较短、更宽、咬合力更大,牙齿较大、呈部分圆形,而体型更壮硕。磷鳄的颌部不适合抓住易滑的猎物,显示它们采用抓住、压碎的方式,猎食较大型的海生动物,例如海龟。森林鳄科一度被认为是亚洲生物群,但最近的发现显示它们栖息于几乎每个大陆。事实上,从原始物种显示它们可能起源于北美洲。森林鳄科的所知甚少,因为尽管相对地繁盛,但是保存下来的化石不多。尽管如此,Jouve等人在2005年发现森林鳄科是个演化支,根据7个共有衍征:以下为森林鳄科的可能演化树(来自于Jouve、Barbosa两人的个别研究):位置不明物种:另有研究显示,森林鳄科的最近亲为肌鳄与特里鳄(Terminonaris)。
相关
- 未到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英语:Clinical trial)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已上市药物或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的方式,对药物或其他医学治疗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比较测试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要先决定
- H10N8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10N8亚型(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10N8,记作A(H10N8)或H10N8)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由不同毒株经过基因重排产生
- 间日疟原虫Haemamoeba vivax Grassi and Feletti, 1890 Plasmodium malariae terti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Haemamoeba laverani var. tertiana Labbe, 1894(?) Haemosporidiu
- 谷氨酰胺合成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谷氨酰胺合成酶(英语:glutamine synthetase,GS)是一种控制氮代谢的酶。谷氨酰胺这种氨基酸,不仅被细胞用来合成蛋白质,也是用来运输氮的。自由的铵离子对生
- 形式科学形式科学是指主要研究对象为抽象形态的科学,如逻辑、数学、计算理论、信息论、统计学等。
- 摇头丸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MDMA,间中或掺有MDEA、MDA、MBDB或安非他命等其他成分。服用摇头丸者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不停抖动而不觉痛苦。过量摄入摇头丸可能带来数种致命
- 纽约邮报纽约邮报(英语:New York Post)是一份美国的日报,主要在纽约市和周边地区分销。这是在美国第13份最悠久和第7份最广为发行的报纸。创办于1801年,由联邦党和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
- 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德语: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1818年4月8日-1892年5月5日),德国化学家,对有机化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对苯胺的研究为这种化合物后来在有机染料领
-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一般命令第一号《一般命令第一号》(英语:General Order No. 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后,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1945年8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核准,授权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