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子宫避孕器
✍ dations ◷ 2025-11-09 21:48:17 #子宫避孕器
宫内节育器(英文名:Intra-uterine device,简称IUD),俗称子宫环、节育环、避孕环。是置于子宫内的避孕装置,因最早装置为圆形,也称为子宫环、节育环、避孕环。现今一般为T形,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在月经期间放入子宫,在有效期内可起到避孕效果。宫内节育器属于长效可逆避孕装置(英语:long-acting reversible birth control)。在众多避孕方式中,使用者对于宫内节育器和避孕植入管(英语:Contraceptive implant)的满意度最高。有研究指出家庭计划提供者中有41.7%选用长效可逆避孕装置,较一般大众的12.1%要高。宫内节育器对于青少女及先前未曾怀孕过的女性也是安全有效的;此外,即便已使用节育器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加以移除,女性的生育能力即会迅速回复正常。使用含铜节育器的避孕失败率大约为0.8%,而含有激素(左炔诺孕酮)的节育器在使用第1年期间的避孕失败率则只有大约0.2%。相较之下,男性结扎及性交时使用保险套的避孕失败率则分别为0.15%及15%。另外当女性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时,也可在5天内使用含铜节育器来紧急避孕。使用铜制节育器可能会增加月经的出血量,导致更严重的经痛;而改用涂抹激素的节育器则除了避育的效果外,还可同时减少或是完全停止月经。不过在使用后的前几个月女性反而可能会每日出血,大概要经过3个月才能减少90%的出血量。至于经痛则可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加以缓解。更严重的潜在并发症包含节育器本身脱落(expulsion)(约2至5%)及罕见的子宫穿孔(少于0.7%)等。宫内节育器不会影响哺乳,所以可在母亲分娩后立刻置入;此外,当妇女堕胎后也可立刻置入。美国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比例由1995年的0.8%上升到2006年至2010年的5.6%。自1800年代起就已有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方式。以往有一种称为达康盾(英语:Dalkon shield)的宫内节育器,因为会提高骨盆腔发炎(PID)的风险,已不再使用。目前使用的宫内节育器,若女性在置入时没有性传染疾病,宫内节育器不会提高骨盆腔发炎的风险。在合格的产品和专业人员放置的情况下,宫内节育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全世界有近1.8亿名妇女使用。中国已婚育龄(50岁以下)妇女中宫内节育器使用人数达1.3亿人。宫内节育器可分为含激素类和含铜类。激素可缓慢释放,使女性不孕,有效期可达5年;而铜会缓慢放出铜离子,防止怀孕,有效期可达12年。激素型避孕器会在子宫中缓慢释放激素以防止怀孕。有效期因产品而异。优点包括月经的量会减少,可以治疗经血过量,纠正月经不调。副作用和避孕药相似。含铜避孕器的主要作用原理是减弱精子活性,从而阻止受精。它在子宫内会缓慢释放出的铜离子有杀精子作用,而且会提高子宫内前列腺素和白细胞的浓度,使精子无法穿过宫颈粘液。据统计,它第一年的失败率为0.2%-2.2%。非激素型避孕器一般塑料材质,外面缠绕着金属铜,形状多为T形,安装时T上面的部分位于子宫上部。现在有些避孕器中加入了金、银等贵金属以减少腐蚀。不同的类型的有不同的使用期限。它的优点:可作为紧急事后避孕手段(性行为发生后五天内)。不含激素,因此可以在哺乳期使用,取出后可迅速恢复生育能力。它的缺点:可能会造成经血过量和绞痛。和避孕套不同,宫内节育器不能防止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有时宫内节育器会脱落,如果没有及时安装回去,则会导致避孕失效。已知的不良反应有子宫穿孔(英语:Uterine perforation)、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经血过多、一旦避孕失败则极有可能是宫外孕等。通常情况下放置宫内节育器不需要止痛,但17%的未产妇和11%的经产妇疼痛严重,需要止痛。中国2012年实施995万(另一统计为720万)例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俗称上环)和180万(另一统计为284万)例取出宫内节育器手术,造成480例子宫穿孔和1952例感染,已婚育龄(50岁以下)妇女中宫内节育器使用人数达1亿3185万人。宫内节育器是中国的首要避孕措施,在所有避孕措施中使用率占54%,是避孕套的5倍多。强制上环曾经是中国计划生育中的节育措施之一。由于上环可有效防止怀孕,从而减少计生部门的工作量。1982年至1983年钱信忠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期间提出“一胎上环,二胎绝育”,创造了1983年一年放置宫内节育器1776万例的记录。虽然此后政策略有放松,但“一胎上环”的原则在许多地区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修订的《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仍然规定“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妇,女方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公安局办证中心会以计生部门是否出具已上环证明为必要条件才可办理小孩入户口手续而强制妇女去上环,而不是妇女以自愿方式上环。而且有些上环卫生院的条件差,会造成子宫感染等并发症。
相关
- 几丁质甲壳素(英语:Chitin,IPA:/ˈkaɪtᵻn/ KY-tin),分子结构“(C8H13O5N)n”,又名“几丁质”、“几丁聚糖”、“几丁寡糖”、“甲壳质”或“壳多糖”,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物质,为虾、蟹、
- 多神论一多神论或多神教(来自希腊语:πολυθεϊσμός,英语:polytheism),相对于一神论或一神教而言,指崇拜或信仰许多(复数)神的信仰体系或者宗教教条。典型代表为印度教、古希腊宗教
- 法典法典 (拉丁语:codex)是指详细而全面记述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法律的,或是某个法律体系内关于某一方面的所有法律的成文法。历史上,各古文明的法律大多使用法典纪录。在近代,西方法学
- 扑热息痛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孕酮受体1A28, 1E3K, 1SQN, 1SR7, 1ZUC, 2C7A, 2OVH, 2OVM, 2W8Y, 3D90, 3G8O, 3HQ5, 3KBA, 3ZR7, 3ZRA, 3ZRB, 4A2J, 4APU·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activity · ligand-activa
- 法语圈国际组织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简称OIF),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受法国文化显著影
- 恩泽雷科雷省恩泽雷科雷省是西非国家畿内亚的33个省之一,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恩泽雷科雷大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恩泽雷科雷,北临贝拉省,东接洛拉省,南毗利比里亚和约穆省,西邻马桑塔省,面积4,625平
- NaBHsub4/sub硼氢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NaBH4。硼氢化钠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水和低级醇,在室温下与甲醇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在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硼氢化钠常用做还原剂。
- 肋肋骨(拉丁语Costa,复数Costae,形容词costalis)是胸腔中枝状的骨,背起于脊柱胸部。是肋的组成部分,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一种正常的畸变为叉状肋骨。每条肋由肋骨(Os costale)和肋软
- 黄疸病黄疸(英:jaundice、icterus)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因为体内胆红素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发黄或是发绿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发痒、粪便苍白及尿液颜色偏深的情形。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