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

✍ dations ◷ 2025-01-22 23:43:25 #七氟烷
七氟醚(英文:Sevoflurane)为一种非易燃、气味香甜的卤代醚麻醉药,可以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状态。其药力起效和消退速度甚快,仅次于地氟醚。本药通常和笑气和氧气混合后以吸入形式施用。七氟醚的安全记录良好,但其可能对婴幼儿构成的神经毒性以及在罕见情况下导致类似氟烷的肝毒性(英语:Hepatotoxicity)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由于其对气道粘膜的刺激性较低,七氟醚是诱导麻醉的首选用药。七氟醚的发现者为罗斯·特雷尔(Robert Terrell)及伯纳德·列根(Bernard M. Regan)。他们分别地发现七氟醚的麻醉功效。伯纳德·列根等人于1975年发表了一篇详述七氟醚的性质和研发过程的文章 。本药1990年起正式在日本作临床使用。七氟醚的全球性专利权本来由百特(英语:Baxter International)拥有,多次换手后被雅培收购。目前专利已过期,故七氟醚属于学名药。七氟醚适用于不同年龄的病人,经常用于日间手术和门诊手术病人,是其中一种最为常用的麻醉药。七氟醚和地氟醚正逐渐取代异氟醚和氟烷,成为人用全身麻醉药的首选。兽医学上现在也广泛采用七氟醚。七氟醚常用于儿童的全身麻醉。在苏醒过程中,地氟醚已知可导致患者烦躁和谵妄。这很可能是因为七氟醚恢复速度快,病患容易在术后感受到痛楚和不适。恰当地使用止痛药物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以减缓这些副作用。此外,七氟醚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和压抑呼吸。包括七氟醚在内的很多麻醉药在灵长类动物的幼体模型中被证实可引致不可逆和渐进的神经损伤。这项发现令医学界关注到为婴幼儿施行全身麻醉会否导致日后出现神经学和行为方面的异常。然而,许多这方面的临床研究由于统计检定力的不足和共变因的干扰而未能得出明确的答案。为了探究全身麻醉和不同挥发性麻醉药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10年发起两项大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PANDA和GAS),至今仍在进行当中。和其他全身麻醉药一样,七氟醚的确实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七氟醚相当可能是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的别构激活剂和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DMA受体)的拮抗剂,并能大为增强甘氨酸受体的传导。同时,本药可抑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受体)和血清素受体第三型(5-HT3受体)的传导。七氟醚蒸气是种比较强大的温室气体,大气平均寿命为1.1年,全球暖化潜势为130,年排放量约为1,200公吨。

相关

  • 四级立体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英语: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是生物化学中用于描述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中各个折叠蛋白质亚基的排列组合。许多蛋白质实际上是多个多肽链的组装。 四级结
  • 扫描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英语: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SEM),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
  • 氯己定氯己定(或称洗必泰)为外用抗菌剂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杀灭作用(虽然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除可抑菌外,也可杀灭一般细菌。氯己定是一种消毒
  • Open Directory Project开放目录项目(英语:Open Directory Project,又称Directory of Mozilla,简称DMOZ),是网景(Netscape)所主持的一项大型公共网页目录。它是由来自世界各地志愿者共同维护与建设的全球最
  • 岩可以指:
  • 海蜇海蜇(学名:Rhopilema esculentum),古称瑝鱼,又名红蜇、面蜇、鲊鱼,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钵水母纲动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在中国为可供食用的水母种
  • 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亦称电脑语言学(英语: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试图找出自然语言的规律,建立运算模型,最终让电脑能够像人类般分析,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过去,
  • 电子流行病学电子流行病学(英语:E-epidemiology)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纸、数字电视等数字媒体获得、完善与应用流行病学知识信息的科学。此外还可指通过互联网的全球协作所促成的
  • 同源器官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Homology)。这里相同的祖先既可以指演化意义上的祖先,即两个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这个意义上,蝙
  • THz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