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领导人

✍ dations ◷ 2025-08-18 03:59:53 #双领导人

双领导人是指某个组织同时由两个人领导,并且两个人的职务和权力类似或甚至相同。这样的作法出现在许多地方,包括政党、公司、非营利组织、电影拍摄等等。有一些组织直接将此制度写入其章程。使用此制度的原因包括保障特定背景的人进入决策圈、专业分工、以及促进对话。

使用双领导人制的原因之一是让两人分别代表不同的立场,例如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进步一保守、或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在欧洲的一些组织,双领导人的主要考量是性别平等,透过保障至少一位女性领导人来避免组织的决策核心被男性垄断;然而也有批评认为应该直接让女性能够当上领导人即可,而不是用双领导人来产生“女性不擅长领导所以需要保障名额”的观感。

两位领导人也可以依各自的专业进行分工或是提供不同的视角。支持双领导人制度者认为,由单一位“伟人”来领导组织是过时的想法,由两人合作更能处理现代世界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或是有更多的创意点子。两人也可以分别从乐观或悲观、理想或务实的视角进行分析。

为了确认两人的意见一致,双领导人在决策前需要较多的讨论和咨询,可以互相检查对方的想法有无问题,避免疏漏,但决策的速度也较慢。

有两位领导人时,领导人的工作感受和心理健康也较佳,可以互相扶持,避免单一决策者的孤独。

依各组织的规定不同,两位领导人可能是独立选出,也可能需事先组成团队和其他团队角逐领导职位。两位领导者必须基于共同的目标努力,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下讨论并解决双方立场的歧异。若两位领导人的意见不同,容易造成组织无法作出决策,这尤其常发生于两位领导人是独立选出、分别代表组织内不同立场的情况,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反映组织内本来就存在的派系对立,并不是因为双领导人才造成冲突。

对于在底下做事的人,同时有两个领导人有时会造成混乱,不知道该听谁指挥。

有一些国家有因为传统文化、历史发展、或宪政制度,有两位领导人。依两位领导人的职务以及权力分配,这可能被归类为二头政治、双首长制、或共同摄政。

许多国家的绿党在2000年左右开始采行双领导人制度,在2020年的德国,各大政党大多有双领导人,社会民主党直接在党章中规定若采用双领导人其中一位必需是女性。

英特尔、高盛、花旗、和硕、台积电等公司都曾经或仍然有双领导人。有些商业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是由两位合伙人组成,例如成立速食连锁麦当劳的麦当劳兄弟、由比尔·盖兹和保罗·艾伦共同创立的微软。

在影视产业,有几组知名的双人导演组合,例如丹尼尔、沃卓斯基姐妹、达顿兄弟。

相关

  • 北恩德贝莱语北恩德贝莱语(siNdebele saseNyakatho),也称为津巴布韦恩德贝莱语(Zimbabwe Ndebele),是班图语支其中一种语言,主要由恩德贝莱族使用,也是津巴布韦官方语言,它深受斯威士语的影响,在某
  • 罗基特纳河罗基特纳河(乌克兰语:Рокитна),是乌克兰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属于西布格河的右支流,发源自扎博洛特涅以北,流经利沃夫州,河道全长11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
  • 科学怪人之子《科学怪人之子》(Son of Frankenstein),又称《弗兰肯斯坦之子》,是环球影业制作的科学怪人系列第三部,鲍里斯·卡洛夫饰演怪物,《科学怪人的新娘》的续集。《科学怪人之子》在193
  • 克里斯托弗·萨克斯顿克里斯托弗·萨克斯顿(英语:Christopher Saxton,1540年-161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他曾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各郡,并绘制了各郡地图。这些地图出版于1579年,是第一部地方地图册。
  • 于西翰于西翰(우서한 단군,于西翰檀君)是翰栗檀君的长子和传说中的檀君朝鲜的第八代君王(公元前1993年 - 公元前1985年). 根据20世纪的桓檀古记记载八世 檀君 于西翰(或曰乌斯含) 在
  • 美丽的错误《美丽的错误》(英语:The Dreamy Fallacy)是一部以李泰祥经典歌曲串组而成的音乐剧,描写一个天才作曲家的艺术、爱情与生命,也映射出李泰祥的作品精神。本剧共有两个版本,第一版由
  • 克尔日齐乡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那珂通世那珂通世(なか みちよ、罗马字:naka michiyo、1851年2月6日(嘉永4年1月6日)-1908年3月2日(明治41年3月2日)),日本人,历史学家,著有《支那通史》,梁启超读后认为相比之下“中国无史”,呼吁并开启了新史学运动,促成了一系列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成,区别于旧时代的正史二十四史。那珂通世是盛冈藩的武士藤村盛德的三子,幼名庄次郎。14岁时因为在学校表现优异,而被学校内的老师,汉学家江帾通高收为养子。后来江帾通高改姓那珂,他本人也随之更名为那珂通世。1872年(明治5年)入学庆应义塾别科。
  • 部 (日本)部,日本大和时代、飞鸟时代期间(600年-850年)的社会形态,该族群皆为世袭制(部民多是中国人与朝鲜人)。除了绝大多数为农业组织外,也有部分人员从事手工业、渔业或皇族杂务侍从。部也是姓的来源。
  • 地积地积(Unit of area),是指人类为了利用土地而透过测量所得到的单位土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