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棍

✍ dations ◷ 2025-04-27 04:01:48 #杂技

恶魔棍(Devil Stick,或也经常合起来写成Devilstick)是属于杂技中的操控技的一种道具,在中国过去因为两端有加上缎带、状如花朵,故称为“花棍”(英文中也称这种有加缎带的恶魔棍为Flowerstick),又俗称“三枝棍”,因为总共是有三枝棍子。一组恶魔棍是由两根控制用的短棍和一根主要表演的长棍所构成。英文中虽然称为“Devil Stick”,但其由来与神话或宗教中的恶魔较无关系,一般认为其字源是源自希腊文中的“Devil”、“Dallo”或“Diabllo”,意为“抛掷”。

恶魔棍和花棍的玩法相同,招式也几乎都相通,所以两者都可以用“恶魔棍”泛称之。正式的恶魔棍有经过特殊设计使得操纵和平衡较佳,然而,对于恶魔棍极为擅长的人往往只要随便的三枝近似棍状物就可以玩许多同样的花招,例如扫把、收起来的雨伞、甚至路障。

恶魔棍的主棍通常长约60到120公分,而两根控制杆通常为1公分粗、30到50公分长。无论是恶魔棍或花棍,两者的主棍的主要质量都分布在两端,其中恶魔棍是做成中央较细、两端较粗的形状,而花棍则是一根直棍在两端加上花状饰物和额外重量。这样做的用意是为了增加转动惯量而使得道具较好操作。一般而言,花棍因为有花状装饰物的设计能够减慢旋转的速度,而且经常被设计得摩擦力极大,通常被认为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而恶魔棍则速度快且较滑,若一开始就直接使用可能会颇难上手。

恶魔棍跟花棍的主棍通常都是木制或塑胶制材质,有些外围会包覆上摩擦性较强的材质以使控制更容易;部分的花棍甚至会缠上数层的布和绳索并涂上黏性物质,使得棍身在接触控制杆时有一种几乎黏在上面的触感。有些恶魔棍两端有蕊可以涂上油之后点火,变成火焰恶魔棍,这种恶魔棍经常是金属材质。

控制杆一般是木制,外围常包上一层橡胶管以增加摩擦力。

恶魔棍的主棍是利用两根控制杆轮流地敲击(或者,也许用“提起”形容会更为贴切)使得它维持旋转在空中,这就是恶魔棍当中最基本的动作,称为“钟摆(Pendulum)”或“停滞(Idle)”。此时控制杆跟主棍的接触点大约在从上面数来四分之一主棍长的位置,每一次的碰击都使得主棍往反方向旋转,使得它来回摆动并在空中维持一定的高度。

钟摆是非常重要的动作,因为几乎所有高难度动作都是以它为基础。

“直升机(Helicopter)”是一种变化招式,即主棍是水平地打转,此时控制杆必须前后推拉并同时维持主棍的高度。“螺旋桨(Propeller)”是相当著名的一招,其中表演者只用一根控制杆操纵主棍,让主棍看起来仿佛黏在控制杆上面一直绕着它旋转。进阶的玩家还能让主棍在他身上每一个角落打转,或著跟独轮车和其他平衡系道具结合。某些高手甚至可以同时操纵两根主棍。

恶魔棍的历史相当悠久,根据考据,其最早的发源地应是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的非洲,而在古埃及的坟墓中就已经出现过疑似今天恶魔棍表演的壁画。学者认为,在那之后这种棍技表演可能是从埃及经由丝路传到了中国。

现代的一些恶魔棍为了安全,两端有较软的材质,因为在操作某些高难度的快速招式时主棍很有可能会打到自己。

很多厂牌生产了各种不同装饰华丽的恶魔棍,并以不同的名称对一般民众贩售,包括Quick Stix、Crystal Stix、Hippie Sticks、Equilibristicks和Trick Sticks等等。虽然商标名称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东西。

随着新的材质跟制造技术的发展,杂技师跟工匠们一起设计了“现代恶魔棍”,使得它们更耐用,更方便携带,并使得它们能够完成许多过去不可能或极困难的动作。一般相信随着制造技术与材质的继续提升,恶魔棍也会继续进化下去。

在与西方杂技文化接触较频繁的地区,包括日本在内,专业用的恶魔棍已经非常普及于民间,并在某些人之间成为时髦的流行游戏;而在北京,则也有一些长者仍旧禀持着传统技术,在没有特殊打造的恶魔棍的情况下随性拿起三根木棍就玩起他们“三枝棍”的游戏,这在当地是常见的景象。

虽然恶魔棍表演乍看起来是个单人表演艺术,但也很多团体活动是这些玩家们可以一起进行的:

即二或多个玩家一起在他们之间抛传主棍,可能是共同使用一根主棍,或者他们每个人都同时将自己的主棍传给下一个人。

“玩到掉为止”是一群玩家共用一个主棍,正在玩的人企图挑战高难度的动作,直到他掉了主棍为止;而当他掉了之后,就将道具交给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必须做出更难的动作。这是较劲的游戏,而每一轮都至少必须维持数秒。其结果是:

跟丢掷技中的合体技类似,两个玩家肩并著肩站在一起面对同一个方向,各自拿着一根控制杆,一起玩恶魔棍。每个人都只要出一半的力气。

相关

  • 化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学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借助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中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研究物理化学现象的学科,是从物理学观点研究化学过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化学
  • 羚羊见内文。羚羊是对一类偶蹄目牛科动物的统称,广义上包括了羚羊和小羚羊一类的动物(英文中称为“antelope”和“gazelle”)。许多被称为羚羊的动物与人们印象中的相去甚远,有专家
  • 涅槃谬误涅槃谬误(英语:nirvana fallacy)或完美主义谬误(perfectionist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宣称某个解决方案无法做到完美,因此不可行。较白话的诠释是:“不能做到完美,就不应该做”
  • 普通科 (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 普通科,在台湾又称为家庭医学科,是针对
  • 阿尼法阿曼阿尼法阿曼(马来语:Anifah bin Haji Aman;1953年11月16日-),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州金马利国会议员,同时为前马来西亚外交部长。曾是国阵巫统党员,2018年9月19日宣布退党,成为独立议员。
  • 天主教布拉迪斯拉发总教区天主教布拉迪斯拉发总教区(拉丁语:Archidioecesis Bratislaviensis、斯洛伐克语:Bratislavská arcidiecéza)是罗马天主教在斯洛伐克的一个教省总教区。下辖一个总教区、三个教
  • 施瓦茨塞山 (采尔马特)坐标:45°59′29″N 7°42′35″E / 45.991384°N 7.709669°E / 45.991384; 7.709669施瓦茨塞山(Lago Schwarzsee),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南部,由瓦莱州负责管辖,属于本宁阿尔卑
  • 房楠 (万历进士)房楠,字国柱,号潭麓,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锦衣卫籍。明朝政治人物。曾祖房整,由山东益都迁大名府东明县,以功为锦衣卫百户,世其官,遂家于京师。祖父房勋,早卒。父房汝中(1541年—1602年
  • 熊恩绂熊恩绂(1733年-1786年),字隆辅,广西省太平府永康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人,清朝政治人物。熊广远之子。生于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年)。乾隆十七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直隶永
  • 彼得·哈德曼·伯内特彼得·哈德曼·伯内特(Peter Hardeman Burnett,1807年11月15日-1895年5月17日),美国政治家,独立民主党人,首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849年-18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