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瓜分波兰

✍ dations ◷ 2025-05-12 22:45:40 #波兰历史

第三次瓜分波兰(英语:Third Partition of Poland),发生于1795年,是连续瓜分波兰事件中的最后一次。波兰于立陶宛联邦的土地被普鲁士、奥地利帝国及俄罗斯帝国所瓜分,结束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家主权,直至1918年。

瓜分国间约定要将波兰的名称,消失于历史以及他们各自的百科全书,以遏制波兰社会的异议和民族情绪。当这些资料或法律文书需提及波兰或波兰人民时,常以波兰各具历史性地区的名称来取代,如马索维亚(Masovia)等。这种刻意的模糊化,引发波兰各地多次的起义事件。

第三次瓜分和瓜分本身,在现代波兰、学术圈和公共谈论时,仍是个具争议性的话题,尤其是在提到波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时,俄罗斯是历次瓜分波兰的最大受益者,最后波兰在1918年独立。

相关

  • 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且较口语的词句。《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中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语亦作里语、俚言。又叫方言,土话
  • 心灵心灵或称心智(英语:mind)指一系列认知能力组成的总体,这些能力可以让个体具有意识、感知外界、进行思考、做出判断以及记忆事物。心灵是人类的特征,但是其它的生物可能也具有心灵
  • 浊音语音学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又称有声音,英语:voiced sound),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又称无声音,英语:voiceless sound)。辅音(子音)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中元音(母音)均为浊音,
  • Hsub2/subSsub2/sub二硫化氢(英语:Hydrogen disulfide),又称过硫化氢,是一种无机硫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2,亦可计为(SH)2,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H2O2)与硫氧化氢(H2SO),外观为油状液体,且具有恶臭,常温下容易
  • 永定县坐标:24°49′0″N 116°46′0″E / 24.81667°N 116.76667°E / 24.81667; 116.76667永定区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23′-25°06′,东经116
  • 文友通讯文友通讯:一份在1950年代出现的油印性小型文学刊物。由陈火泉、廖清秀、锺肇政、锺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组成。该刊主要的作
  • 座囊菌亚纲煤炱目 Capnodiales 座囊菌目 Dothideales 多腔菌目 Myriangiales座囊菌亚纲(学名:Dothideomycetidae)是子囊菌门座囊菌纲下的亚纲,共包含座囊菌目(Dothideales)、多腔菌目(Myriang
  • 拉伊族拉伊族,是尼泊尔一个古老的藏缅语系民族,克拉底人的一部。他们分布于尼泊尔东部,印度锡金和大吉岭。在2001年,他们人口有635,751人。他们可能是远古时期从东方经缅甸北部和阿萨
  • 熙嫔洪氏熙嫔洪氏(韩文:희빈 홍씨,1494年-1581年),本贯南阳,是朝鲜王朝中宗的后宫嫔御身份进宫的。父亲是中宗反正的一等功臣南阳君洪景舟;母亲贞敬夫人权氏是建功将军权金成的女儿,亦是领议
  • 独裁者博弈独裁者博弈(英语:the dictator game)是心理学与经济学中的一种实验范式。该博弈模型由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及其同事首先提出并研究,其形式接近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