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

✍ dations ◷ 2025-04-25 19:09:59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
多特蒙德普鲁士1909球类运动俱乐部注册协会(德语:Ballspiel-Verein Borussia 1909 e.V. Dortmund,BVB)是位于德国鲁尔区多特蒙德的足球俱乐部。在德国国内赛场上,多特蒙德曾五次取得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与门兴格拉德巴赫并列,成为拜仁慕尼黑之后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多特蒙德队服上的两颗星便代表了五次冠军。在德国杯的比赛中,多特蒙德也曾四次夺冠。并在2012年取得了德甲,德国杯的“双冠王”。在欧洲赛场上,多特蒙德曾在1997, 2013 年两度打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并在1997年战胜尤文图斯获得冠军。这使得多特蒙德成为拜仁慕尼黑和汉堡之后第三个获得欧洲俱乐部最高荣誉的德国球队。多特蒙德地处德国鲁尔工业区,本区亦有另一只足球劲旅沙尔克04,因此两者之间的比赛被称为“鲁尔德比”,另外,多特蒙德与拜仁慕尼黑之间的比赛被称为“国家德比”。西格纳伊度纳公园(Signal Iduna Park)是“威斯法伦体育场”(Westfalenstadion)由2005年12月至2011年6月的冠名赞助名称,属于德甲球队多特蒙德的主场球场。国内联赛时容量包含座席及立席为81,264人,当举行国际赛时改为全座席可容纳67,000人。球场原名以前普鲁士省份威斯法伦(Westphalia)命名,是全德国最大的球场,于2004/05赛季以140万观众人次创下欧洲足球入场观众人次新纪录。60年代多特蒙德已开始筹备建立一个新球场以取代古旧的“红地球球场”(Stadion Rote Erde),但庞大的工程计划因资金问题而被中止。1971年科隆市因财政问题退出举办1974年世界杯城市,多特蒙德成为替补城市,原订兴建新球场的资金亦一并转移到多特蒙德,但资金仍然紧绌,建筑商采用造价低廉以预制组件为基础可容54,000观众的新型设计方案,1971年10月19日获批准开展工程,仅用了一年便落成启用。1974年4月2日多特蒙德正式迁入威斯法伦体育场,揭幕赛与沙尔克04进行友谊赛,以0-3落败。15日后迎来第一场正式国际赛,由西德队对匈牙利队,结果国家队以5-0大捷。1974年世界杯威斯法伦体育场进行了三场分组初赛及巴西对荷兰的第二轮小组赛。多特蒙德于1972年降级乙组,是唯一德乙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球队。1976年回升德甲,多特蒙德终可将顶级联赛带到威斯法伦体育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两次扩建,威斯法伦体育场外观极具现代代风格:球场北面外墙采用全钢结构框架悬挂铝合金的玻璃幕墙。两次扩建共耗资1亿1千万马克。当德国在2000年获得2006年世界杯主办权时,被称为“德国足球大剧院”(Opera House of German Football)的威斯法伦体育场虽然是德国投标的重点球场,但并不符合国际足联的世界杯半決賽球场规定。威斯法伦体育场需要进行第三次扩建,在原有四面看台的四角加建,将国际赛容量提升到67,000人。2005年,威斯法伦体育场的命名权以2,000万欧元出售给一家保险和投资公司西格纳伊度纳(英语:Signal Iduna),于12月更名为西格纳伊度纳公园。多特蒙德队徽以黄黑为主色调。BVB意为普鲁士球类比赛俱乐部,09是指成立于1909年。 多特蒙德队徽的款式只有过1次较大程度的转型,1945-1964年使用队徽的款式与如今已非常近似、只是黄色略暗;1964-1974使用的队徽,主色调为黑;1976-1978年队徽,加入狮子图案彰显霸气;1993年至今多特蒙德一直使用现有队徽。多特蒙德作为德甲强权,对内的主要对手为沙尔克04和拜仁慕尼黑,对外则是欧洲各国联赛的豪门劲旅。两队的恩怨历史悠久。21世纪前,多特蒙德在多次与拜仁的交锋中失利。07-08两年多特连续同拜仁打平。到2010年,多特蒙德已经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球队,包括马特·胡梅尔斯、马里奥·格策、香川真司和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他们带领球队获得了2011年和2012年的德甲冠军;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多特蒙德以来,除拜仁以外的任何一家俱乐部首次连续获得冠军。多特蒙德在一场主场比赛中获得了2011-12赛季的联赛冠军。多特蒙德随后在2012年的德国杯决赛中以5-2击败拜仁,获得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双冠王。决赛中莱万多夫斯基上演帽子戏法,这也是他们连续第五次战胜对手。2013年欧冠决赛上两队碰面。最后凭借罗本的绝杀,拜仁2:1战胜多特,多特取得欧冠亚军。随后,2015年多特两个主场比赛小负拜仁,直到2016年,多特蒙德才重新在主场打赢拜仁。而在此后的比赛中,多特在德国超级杯上击败拜仁,而后又在联赛中4球落败。两队的交手代表德国足坛的最高水平较量,被称为德国国家德比。“矿工”沙尔克04与多特蒙德均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鲁尔区,两家俱乐部之间的距离大约只有20公里,双方对阵的比赛向来以激烈著称,堪称鲁尔区德比。1925年5月3日的第一次德比战中,沙尔克04以 4–2 取胜,并且在1925–27年的前三次交锋中均取得了胜利。2011年的德国超级杯决赛中两队90分钟 0–0 战平,沙尔克04在点球决战中 4–3 胜出夺冠。首次交锋1925年5月3日,两队在赫恩进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交锋。当时两队为打进地区联赛(第二级别)决赛而争夺的不可开交。最终沙尔克04以 4–2 战胜对手,其中传奇射手恩斯特-库佐拉梅开二度。进球最多在首场德比14年后,1939年3月12日,沙尔克04作客多特蒙德,两队为球迷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总共打进十球,最终矿工在客场 7–3 大胜。首场决赛1947年5月18日,当时地区联赛的总决赛依旧在赫恩进行,这也是鲁尔区德比的首场决赛。最终多特蒙德3-2战胜沙尔克04夺得威斯特法伦省冠军。多特蒙德首场胜利 1943年11月14日,两队在历史上首次交锋地赫恩又赛一场,最终多特蒙德 1–0 力克沙尔克04,取得鲁尔区德比的首场胜利,终结了此前 18 年不胜的尴尬历史。沙尔克04最大比分胜利1940年10月20日,虽然当时德国正在进行二战,不过丝毫没有影响足球赛事的正常展开。沙尔克04主场以 10–0 横扫多特蒙德,不过当时只有 3,000 名球迷见证了这一伟大赛事,恩斯特-库佐拉再度成为德比英雄一人打进 4 球。多特蒙德最大比分胜利1966年2月26日,德甲第 23 轮,28000名多特蒙德球迷见证了球队在鲁尔德比历史上的最大比分胜利,黄黑军团在主场 7–0 狂胜沙尔克04,其中前锋赫尔德和中场施密特各自梅开二度。最惨烈比赛1969年9月26日所进行的鲁尔区德比可谓是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比赛开始后皮尔克内帮助沙尔克04率先进球,这也让现场的皇家蓝军球迷激动万分并纷纷冲进场内。警察只能带着警犬维持秩序,其中一只警犬将沙尔克中场内斯尔小腿咬伤,另一只则咬了劳施的屁股让其留下了伤疤,最终本场比赛以 1–1 的比分草草收场。每当多特蒙德主场比赛,球迷们都会看到一个蜜蜂吉祥物,它就是多特蒙德队的官方吉祥物--Emma。^ 注解1:200万欧元租借费(2017/18),2100万欧元卖断

相关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临时参议长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dimethox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部的细菌感染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暂时未知,在大鼠体内的LD5
  • 罗思曼詹姆斯·E·罗思曼(英语:James E. Rothman,1950年11月3日-),美国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Fergus F. Wallace名誉生物医学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简称SIBO,是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的疾病。小肠和大肠不同,大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而正常情形下小肠的细菌数量是每毫升小于
  • 亚穆纳河亚穆纳河(梵文:यमुना,英语:Yamuna River),又名朱木纳河、阎牟那河,是印度北部主要河流之一、恒河的支流。全长1,370公里,其水系面积达366,223平方千米(141,399平方英里),占恒河盆
  • 楚科奇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俄语:Чуко́т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罗马化:Chukotsky avtonomny okrug;楚科奇语:Чукоткакэн автономныкэн о
  • 卵黄囊卵黄囊(vesicula umbilicalis)是一个膜状囊连结在胚胎上,由胚胎盘附近的下胚层细胞所组成。这个构造也在胚胎学的术语中被称为脐带囊,尽管卵黄囊是比较被广泛熟知的名称。卵黄囊
  • 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英语:Nine-Power Treaty)是有关中国领土的条约。1922年,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会中有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九国。2月6日签署
  • 外务省外务省(日语:外務省/がいむしょう、英语: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缩写:MOFA)为日本对外关系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也是日本自1885年(明治十八年)实施内阁制以来,唯一没有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