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

✍ dations ◷ 2025-04-25 13:57:59 #茵陈蒿
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多年生木状草本,通常生长在海边的旱生沙地上。与同科的“滨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称为茵陈。其幼苗干燥后是一种中草药。亦写作“茵陈”、“茵陈蒿”。外形像松树也有点像木麻黄,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厘米,直径2~8厘米,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体轻,质脆。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茵陈蒿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是治疗肝病的重要中药。入药部分为全草干幼苗, 含有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a-蒎烯(Pinene)、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等化学成分。“茵陈蒿”,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的习称“绵茵陈”(即滨蒿与茵陈蒿带有白色或灰白色绒毛的植物幼苗)。中医认为气芳香,味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用来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症状。用量一般为10-15克。中医师认为茵陈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利胆作用,故能退黄;另外,胆汁可刺激肝细胞再生,对保护肝脏非常重要,是保护肝细胞的良药。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茵陈有显著利胆、解热、保肝、降血压效果,对结核菌也有抑制作用。台湾的中药铺所售的茵陈,有“绵茵陈”与“北茵陈”两类。北茵陈是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干燥带花枝叶。台湾市售茵陈药材中,北茵陈占多数。此可能是地区用药习惯。北茵陈,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的功能,民间常作为利尿、发汗剂,与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为治疗黄疸要药的绵茵陈在功效上有所不同。在过去蚊香和杀虫剂未普及时,老一辈的人常将茵陈蒿的茎叶晒干,扎成一束束,放在打过洞的铁罐子里,傍晚时分在房间或禽畜的栏圈里点着,用以驱蚊,人畜都可以有好眠,后来因杀虫剂普及被遗忘。

相关

  • 斯特西克鲁斯斯特西克鲁斯(英语:Stesichorus),(前640年-前555年)。古希腊抒情诗人之一,名为“特伊西亚斯”,住在希墨拉。作为合唱诗人,他写有长篇叙事抒情诗,演唱时由里拉伴奏。他的诗收集在六本书
  • Species+《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缩写: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国际自然与天然
  •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大卫·布儒斯特大卫·布儒斯特爵士 KH PRSE FRS FSA FSSA MICE(英语:Sir David Brewster,1781年12月11日-1868年2月10日),苏格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及作家。布儒斯特在光学范畴
  • 谢赫特曼丹·谢赫特曼(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克里斯塔利娜·伊万诺瓦·格奥尔基耶娃-基诺瓦(保加利亚语:Кристалина Иванова Георгиева-Кинова;1953年8月13日-),保加利亚籍女性经济学家、银
  • 互联网之子《互联网之子》(英语:The Internet's Own Boy: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又名:亚伦·斯沃茨的故事[台])是一部2014年的美国传记类纪录片,由布莱恩·耐本伯格自编自导[1]。该影片作为
  • 月球钠尾月球钠尾指的是月亮有一条钠原子构成的“尾巴”,但由于太微弱,不能被人眼观察到。它长达数十万公里,由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在1998年观测狮子座流星雨时发现。由于受到光子刺激引
  • 色彩民俗地理色彩民俗地理(法文:La Geographe de La Couleur)是法国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在1960年代创立的实践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色彩民俗地
  • 147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