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 (波斯沙阿)

✍ dations ◷ 2025-05-19 13:11:08 #艾哈迈德 (波斯沙阿)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波斯语:احمد شاه قاجار‎,1898年1月21日-1930年2月21日)是伊朗卡扎尔王朝沙阿(1909年7月16日-至1925年10月31日在位),也是王朝的最后一位沙阿。

艾哈迈德的父亲、前任沙阿穆罕默德·阿里尝试将较早时期对王权的立宪限制反向操作,引起大部分伊朗人的不满。穆罕默德·阿里沙阿被推翻,艾哈迈德在1909年7月16日登上孔雀宝座。据称艾哈迈德是最具民主意识的波斯国王,而其他人则认为他是一位软弱的统治者,对政府事务不感兴趣。

废黜了穆罕默德·阿里沙阿后,大议会(英语:National Consultative Assembly)推举艾哈迈德登位,大议会是由500名身份背景各异的代表组成,他们有权举行特别的裁决以惩罚参与内战的人物,又进行了伊朗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改革,他们废除了阶级制度,又在议会里为少数族群新增5席:亚美尼亚人2席、犹太人、祅教徒及亚述人各得1席。议会又将选举制度民主化,削弱德黑兰在选举里的主导地位,并将合资格选民年龄由25岁降低至20岁。艾哈迈德在当政之前的生活鲜为人知,他非常倚赖父亲,艾哈迈德在父亲离开后感到孤立和难堪,他在年幼登位,政权由叔伯阿祖德·穆尔克代理,但是他的奢华生活方式得不到伊朗人民的支持。艾哈迈德作为沙阿在这个混乱的时期接管王朝,选民对于英俄帝国主义及穆罕默德·阿里沙阿的独裁统治深感不满。

艾哈迈德沙阿竭力寻找适当的人选出任政府部长,试图修补父亲所造成的伤害,但是他无力应对内部的不稳及外国的干预,特别是英国和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联军在伊朗境内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伊朗人民不想看到国家成为战场,于是作出强烈抗议,因此各地滋长了一些运动反对艾哈迈德沙阿及卡扎尔王朝统治。

议会因此而在1910年11月召开第二届会议,议会还是未能就此达成任何成果。中央政府权力低落,加上未能对议会施加影响力,致使议会失效,据称沙阿艾哈迈德与第二届会议之间产生了裂隙。

1917年,英国利用伊朗作为桥头堡干涉俄国革命,新建立的苏联仿效前朝随即吞并波斯北部作为缓冲区,苏联又从卡扎尔政府身上获取羞辱的让步,艾哈迈德沙阿已对政府内阁失去了控制。中央政府在面对无神论者敌人的时候暴露出来的软弱激起了传统伊朗人的怒火,当中包括年轻的鲁霍拉·霍梅尼,他在后来指责共产主义和君主制卖国,违背伊斯兰教教义。

到1920年,政府仅能控制首都,艾哈迈德沙阿对局势发展已失去控制。新成立的政党与英波协定进一步使国家窒碍难行,温和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经常就少数族群和世俗主义议题发生冲突,两派之间的争论还升级成暴力冲突和行刺。

经济疲弱也使艾哈迈德沙阿及政府承受外国的影响,政府要从大英帝国银行取贷款。此外,伊朗从英伊石油公司手中所获得的利润不多,红军、叛军及军阀控制着大部分的乡郊。

1921年2月21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礼萨汗发动的军事政变(英语:1921 Persian coup d'état)使其成为了卡扎尔政府的实际统治者。礼萨汗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里仅动用了3000人及18支机关枪。礼萨汗通过军旅擢升至指挥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协定,由于伊朗人民并不欢迎英波协定,此举展示了礼萨汗的外交手腕。他在1921年签订伊苏协定,协定将以往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取消,并赋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里海航运权。

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后,沙阿艾哈迈德在1923年离开伊朗,他不再关心国家事务,加上健康转差,促使了他开始了“欧洲之旅”。他在1925年10月31日被正式罢免,议会宣布礼萨汗成为沙阿,终结了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而建立巴列维王朝。

1923年,沙阿艾哈迈德因健康问题而前往欧洲,议会正式终结卡扎尔王朝的决定令他的欧洲之旅成为流亡之旅。艾哈迈德在流亡期间发表了一份宣言,表达了他对被推翻的不满:

在政变不久后,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得到了土耳其的政权,当上总统,他提出帮助艾哈迈德重返王座。他召见波斯大使阿诺什尔万·萨帕博迪到总统府,并指示波斯大使要代他作出干预,并提出协助:

可能是由于自尊心作祟或无意再当帝王,艾哈迈德婉拒了这个邀请。据称在此后不久,土耳其政府承认礼萨汗的主权,全力支持波斯新政府。

1930年,艾哈迈德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讷伊逝世。他的兄弟穆罕默德·哈桑·米尔扎(英语:Mohammad Hassan Mirza)保证卡扎尔王朝的血统会透过他传承下去。

阿迦·穆罕默德汗(1794年-1797年) · 法特赫-阿里沙阿(1797年-1834年) · 穆罕默德沙阿(1834年-1848年) · 纳赛尔丁沙阿(1848年-1896年) · 穆扎法尔丁沙阿(1896年-1907年) · 穆罕默德·阿里沙阿(1907年-1909年) · 艾哈迈德沙阿(1909年-1925年)

相关

  • 截面截面(英语:Cross section)为一几何学名词,是指一三维空间下的物体和一平面相交所产生交集。截面的面积称为截面积。祖暅原理说明若两个固体对应的截面积相等,则其体积相等。一物
  • 萨克岛萨克岛(英语:Sark;法语:Sercq(cq不发音)/ 萨克语:Sèr)是位于英吉利海峡中,是海峡群岛的一个岛屿,属于英国拥有宗主权的根西行政区(Bailiwick of Guernsey)管辖。2002年时萨克岛人口为61
  • 猩猩属猩猩属(学名:),也叫人猿、红猩猩、红毛猩猩,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与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马来语和印尼语叫做,意思“森林中的人”。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
  • 一致同意一致同意指在一特定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表示同意。一致同意的时候,每个人都表达相同的意愿,并且行动一致。许多团体以“一致同意”作为团结的象征。一致同意可以用全部投赞成票来
  • 迪娜拉·库里巴耶娃迪娜拉·纳苏坦诺夫娜·库里巴耶娃(哈萨克语:Динара Нұрсұлтанқызы Назарбаева;俄语:Динара Нурсултановна Назарбае
  • 张凤翀张凤翀(?-?),字文彩,云南临安府宁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八名进士。,曾官直隶丹阳县知县,擢监察御史。曾祖父张珤,赠监察御史;祖父张海,赠正义大
  • 樊廷绪樊廷绪,字端书,号寓沙,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樊家世传儒业。樊廷绪为乾隆甲寅(1794年)举人,官至富阳训导。樊与陆文籀齐名,写有《十景诗》,著有《四书释地补》一卷、《四书释地续补》
  • 金炳地金炳地(韩语:김병지,1830年-1888年),字伯灵(백령),本贯安东金氏,是朝鲜王朝末年的权臣之一。他在朝鲜哲宗5年(1854年)庭试丙科10及第。曾任奎章阁检校直提学知制教。
  • 阿霍恩比赫森山坐标:47°37′11″N 13°4′54″E / 47.61972°N 13.08167°E / 47.61972; 13.08167阿霍恩比赫森山(德语:Ahornbüchsenkopf),是中欧的山峰,位于奥地利和德国接壤的边境,属于贝希特
  • Intel 8048Intel 8048是一种8位元的单芯片微控制器,属于MCS-48单芯片的一种,由英特尔公司于1976年制造。最初使用NMOS技术制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用CMO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