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dations ◷ 2025-04-28 19:24:51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下简称“信工所”)。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有:密码学、安全协议与体系、网络与系统安全以及信息对抗等。

实验室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京香广场。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初是于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下简称“DCS中心”)基础上筹建,而DCS中心前身是1980年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肯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电子密钥研制小组(EKOS)。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批准成立DCS中心。2007年7月,DCS中心成为事业单位独立法人。

实验室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后于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实验室2012年之前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下简称“软件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简称“国科大”)两个单位,其中依托于国科大的部分称为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简称DCS中心,是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依托于软件所的机构地址曾为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依托于国科大的机构地址曾为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在2012年更改为信工所。

软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TCA)和国科大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NIPC)的人员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迁入信工所以后均没有迁入信工所,因此相关人员也不再属于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

  • 菇类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可数名词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是名词的分类之一,与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相对。也可理解为可知准数量词。在英语等欧洲语言中,可数名词通常会出现众数形式。汉语语法中并无严
  • 恩斯特·克拉德尼恩斯特·弗洛伦斯·弗里德里希·克拉德尼(德语: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1756年11月30日-1827年4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音乐家。主要贡献包括振动板研究、不同气体中音速
  • 尼赫布尼赫布是一位下埃及统治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统治时期约为公元前32世纪。由于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他可能是神话中的国王,甚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统治者。
  • 三对角矩阵在线性代数中,一个三对角矩阵是矩阵的一种,它“几乎”是一个对角矩阵。准确来说:一个三对角矩阵的非零系数在主对角线上,或比主对角线低一行的对角线上,或比主对角线高一行的对角
  • 远山景元远山 景元(1793年9月27日-1855年4月15日、寛政5年8月23日─安政2年4月15日)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幕臣、旗本。幼名通之进、通称金四郎、位阶为从五位下。官职为左卫门少尉。为知行5
  • 爱尔兰各统计区人类发展指数列表这是一个爱尔兰各统计区(英语:NUTS_statistical_regions_of_the_Republic_of_Ireland)的人类发展指数列表,2016年的报告采用的是2015年的数据。
  • 哈比马剧院哈比马剧院(Habima Theatre,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
  • 粟田真人粟田真人(?-719年)是日本古代派往中国的第8任遣唐使。他前往中原之时,正值武则天称帝时期。日本史书《续日本纪》曾记载其事迹如下:中国史书《旧唐书》亦有记载如下:早在武后之前,日
  • 旅游人类学一般认为西方人类学者加入旅游研究的标记是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一篇论文。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