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巴因

✍ dations ◷ 2025-11-11 12:53:49 #蒂巴因
蒂巴因(Thebaine)是一种鸦片类异喹啉族生物碱。无色斜方矩形片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醚、石油醚,溶于乙醇、氯仿、苯、吡啶。1g溶于1460ml水中(15℃),15ml热乙醇,13ml氯仿,200ml乙醚,25ml苯,12ml吡啶。有毒,毒性比吗啡大,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反,它的痉挛毒性超过麻醉作用, 对冷血动物是兴奋反射。在英国和美国受到管制。由蒂巴因可制得羟考酮、丁丙诺啡、纳络酮、纳布啡、羟吗啡酮和埃托啡等药物。存在于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种子中。1835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ierre J. Pelletier)首先从罂粟中分离出来,结构分析是由克莱门斯·舍普夫(Clemens Schöpf)完成。蒂巴因这个名称来源于古埃及底比斯城,底比斯在公元前19~18世纪曾是鸦片的贸易中心。

相关

  • 鼻窦炎鼻窦炎(Sinusitis)是描述发生于鼻窦的炎症。常见症状包含浓厚鼻涕、鼻塞,以及脸部疼痛。其他症状包含发烧、头痛、嗅觉减退、喉咙痛,以及咳嗽。咳嗽会于夜间加剧。严重副作用较
  • 肝细胞癌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HCC)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类型的慢性肝癌,并且在肝硬化的患者中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它发生在慢性肝脏炎症的环境中,并且与慢性病毒性肝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遗迹首先在德国尼安德河谷被发现。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
  • 松果腺松果体(又叫做松果腺、脑上体)是一个位于脊椎动物脑中的小内分泌腺体。人体最小的器官。它负责制造褪黑素,一种会对醒睡模式与(季节性)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产生影响的激素其形状像
  • 冠轮动物参见正文冠轮动物(拉丁语:Lophotrochozoa)是动物界中的一大支,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与蜕皮动物(Ecdysozoa)组成原口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并列为两侧对称动物的两个分
  • 沈志云沈志云(1929年5月28日-),中国机车车辆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29年生于湖南长沙。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1
  • 小儿麻痹病毒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或称为脊髓灰白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病原,又称小儿麻痹病毒。它是一个没有包膜的病毒,由一条单股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直径约25
  • 色域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合。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颜色子集最常见的应用是用来精确地代表一种给定的
  • 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原名敬宗巷,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雄市北9公里,自唐朝丞相张九龄开凿梅关驿道之后,成为梅关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它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民经商或躲避战乱迁徙岭南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