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白鲨
✍ dations ◷ 2024-11-05 14:41:39 #大白鲨
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语:Great white shark)又名噬人鲨、白鲛、食人鲛,为最大型的掠食性鲨鱼。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Carcharodon)的成员,出没于各个主要的大洋。大白鲨体型庞大,是世上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其为许多海洋哺乳类动物的主要天敌,另也会猎食海鸟和其他鱼类等一切能捕杀到的海洋生物。因电影大白鲨的关系声名狼藉,因此别名为吃人类的鲨鱼(食人鲨)。不少电影及小说也因此以大白鲨噬人作主题,但事实上人类并非其理想的猎物,大白鲨主要的猎物是海狮跟海豹。实际上大多遭到大白鲨袭击,通常可能是大白鲨把趴在冲浪板上的人误认成海狮(因为从水面下往上看身形相似)。相较之下,公牛鲨攻击人类的纪录远比大白鲨攻击纪录来的多,甚至有些公牛鲨攻击事件常被误认为是大白鲨攻击。此物种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同时亦出现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二中。卡尔·林奈于1758年首次给予此物种分类学名,称之为“Squalus carcharias”。随后,生物学家安德鲁·史密斯起了“Carcharodon”作为其属名,结合先前林奈所给的名称,就成了现今大白鲨的分类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Carcharodon”源自于拉丁文中,意指“尖利”或“锐利”的“karcharos”及指“牙齿”的“odous”两字。大白鲨最早出现于中新世中期。最古老的化石已经有一千六百万年之久,但是它们的系统发生仍存有争议。原先的理论是大白鲨与史前鲨鱼巨牙鲨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它们的身体结构拥有不少相同或近似的特征,这使不少古生物学家都坚信这个理论,而后者也因此被归入同一个分类属内,并获命名为“Carcharodon megalodon”。不过,后有学者指出,巨牙鲨与大白鲨只是远亲,大白鲨应与远古的一种鲭鲨(学名为“Isurus hastalis”)更为接近。此说法获一套于1988年出土、包含222颗牙齿及45块脊椎骨的哈贝尔鲨(Carcharodon hubbelli)化石所印证,此鲨鱼后被认为是大白鲨与远古鲭鲨的中间物种。另外,巨牙鲨也被建议归入另外的拟噬人鲨属(Carcharocles),但此仍存有争议。大白鲨出没于几乎所有热带、副热带和温带的海区。这些地区的水温在12—24°C(54—75°F)等。它们多集中在美国(大西洋东北区及加州海岸)、智利、南非、日本、大洋洲海域,另也包括地中海。南非干斯拜(英语:Gansbaai)对出的海岸为其中一个发现过最密集种群的聚集地。大白鲨属浮游鱼类。常出没于同样为浮游生物的海豹、海狮、鲸目动物及其他鲨鱼等的活动地区,但也曾在海底1200米处发现过它们的踪影。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出没于加州海岸的大白鲨都会迁移到一处位于下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之间的海区。它们会在那里停留约100天的时间,然后再回到下加州。路途中,它们以低速游动前进,并会潜入水深近900米的区域。除此,是次研究的对象还包括一只在南非海岸被打上追踪标签的大白鲨。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鲨鱼移动到了澳大利亚海区,并在一年后又重返当初的起点。此观察结果打破了以前一直认为大白鲨只出没于海岸区一带的看法。不过,迁移的目的及它们在目的地究竟做了些什么,还是没有一个解释。答案有可能是季节性猎食或交配。再者,另一项研究同样也在一只南非大白鲨“妮可”身上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只鲨鱼从南非足足游了两万千米来到澳大利亚西北海区,旅途花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大白鲨是卵胎生的鱼类,卵在雌鲨的子宫中成熟,幼鲨孵出后继续待在子宫并继续生长直到出生。每胎可能产出6~20尾幼鲨,刚出生的幼鲨约1.2~1.5米长。大白鲨食性广,以鱼类、海洋哺乳类、海洋爬虫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鸟为食。由于海豹、鲔鱼和海豚等都是游泳快速及敏捷的猎物,因此大白鲨能成功捕获的机会很低。为了有效捕捉猎物,大白鲨一般采取突击。它们首先会尾随在猎物身后90米一段时间,再潜入水底埋伏,由于大白鲨的背部呈深色,海狮于水面难以察觉大白鲨的存在。当大白鲨确认猎物,便从下至上向猎物攻击。一般攻击情况下,第一击会令猎物重伤,这时大白鲨会停止任何攻击,直至猎物失血过多死亡后,再以温和的方式享用猎物。当猎物是以高速前进时,大白鲨甚至会跃出水面攻击猎物。大白鲨也会吃腐烂的鲸鱼尸体,当一些大型鲸鱼死亡搁浅,腐肉气味通常会吸引一大群大白鲨觅食,在食用鲸鱼尸体时,体型较大的大白鲨会率先享用。大白鲨的瞬间游速可达时速约56千米。大白鲨属少数半恒温的动物,它们利用因流过尾部肌肉而升温的静脉血来保持动脉血的温度,以此效果保持在摄氏23至26的温度。大白鲨并无公认天敌,虽然目前有大约十起虎鲸攻击大白鲨的纪录,但并不足以证明虎鲸是大白鲨的天敌,因为研究显示大白鲨并非虎鲸的食物来源,并且虎鲸去攻击大白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所以虎鲸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去攻击大白鲨,如果虎鲸要攻击大白鲨基本上也都是体型压制和群起捕猎为主,并且偏向攻击大白鲨种群中较小的鲨鱼,虎鲸捕食大白鲨时多会利用突袭的冲撞方式,一头鲸先将鲨鱼身体翻转,另一条固定鲨鱼,等鲨鱼进入瘫痪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拟死状态,再将其杀害。无法将虎鲸归类为大白鲨的天敌,主要原因是我们分析营养级或者判断动物是否构成天敌关系主要依据是能流,所有虎鲸种群的主要同化能量都不来源于鲨鱼,它们在某些地域甚至是同资源种团,并非单纯是以双方打斗胜负或偶尔一方会捕食另一方来订定。以下是虎鲸攻击大白鲨的纪录。1997年发生了美国法拉隆群岛的虎鲸(即杀人鲸)捕食事件后,吸引了许多海洋研究者研究大白鲨与虎鲸之间的关系,于2014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法拉隆群岛于2009年再度发生了虎鲸捕食事件,并使得大白鲨集体消失,导致当地的观鲨业亏损,海豹数量也没能得到控制。2015年2月,游客于南澳林肯港发现6条虎鲸(包括2条幼鲸),捕食一条大白鲨,这时南澳海域大白鲨集体消失,直到66天后才又观测到大白鲨返回南澳海域。2017年5月,四条大白鲨于南非海域遇害,体长分别为(4.9米母鲨、3.4米雄鲨、4.2米雄鲨、4.1米雄鲨),同样使得南非大白鲨集体消失,直到60天后才又观测到大白鲨返回南非海域。研究人员在大白鲨聚集的澳洲西部,用虎鲸的叫声来研究驱鲨效果,播放时大白鲨迅速逃离,在三个多小时的播放过程中,海中不见任何鲨鱼,他们希望能做出最有效的驱鲨器,但虎鲸的叫声亦会影响野生虎鲸沟通,因此有学者并不赞成这项研究。2019年11月,位于南非的莫塞尔湾,拍摄到虎鲸和大白鲨发生遭遇,然而影片证实有些大白鲨不怕虎鲸。
相关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母乳喂养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分类药物列表Nervous SystemAntiepilepticsHydantoin derivativesCarboxamide derivativesFatty acid derivativesBarbiturates and derivativesAnalgesicsOpioidsNatural opium alkaloi
- A02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2(治疗与胃酸分泌相关疾病的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
- L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L04(免疫抑制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系词系词(英语:copula、复数为copulas或copulae、英文简称:cop),又译为系动词、联系动词,在语言学上为表示用于与谓词(主语补语)链接一个句子之主词的字词,比如在一个句子"The sky is blu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的研究历史有着一条从以“推理”为重点,到以“知识”为重点,再到以“学习”为重点的自然、清晰的脉络。显然,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
- 拉齐奥拉齐奥(意大利语:Lazio,拉丁语:Latium)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区,其政府所在地为罗马。又译为拉提雍或拉丁姆。拉齐奥的名称来自于拉丁语:Latium,即“拉丁人之地”,是古罗马发源的地方。东
- 下运动神经元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西门子西门子 (英语:Siemens),又称为西门,符号为S,是物理电路学及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电纳和导纳,三种导抗的单位。由于西门为欧姆(英语:ohm)的倒数,因此在英语中又被称为mho。西门子在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