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亨利定律
✍ dations ◷ 2025-11-20 07:35:06 #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是由威廉·亨利所发现的一个气体的定律。这个式子说明在常温下且密闭的容器中,溶于某溶剂的某气体之体积摩尔浓度,会正好与此溶液达成平衡的气体分压成正比。亨利定律的公式为:取自然对数后,这个公式会让我们更容易了解。某些气体的常数如下:当这些气体溶解于S.T.P.的水中时,其选用之浓度表示法应为体积摩尔浓度,L为溶液的升数;atm为溶液上的气体分压;mol为溶于溶剂中的摩尔数。值得注意的是:亨利常数的k值会随着溶剂和温度变化。亨利定律与拉乌尔定律都和其蒸气压的成分对浓度有关。且我们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替换式子中的摩尔浓度为摩尔分数。当选用的是摩尔分数而不是体积摩尔浓度时,k值与其单位均会改变。两者间不同处在于,p*是某一物质的平衡蒸气压,因此亨利常数kH是不同于p*的值。另外,亨利定律是由混合相中实验所产生而非纯物质。
如果此溶液为理想溶液(虽然几乎都不是),则所有的成分均会遵守拉乌尔定律。在大部分的反应系统中,只有稀薄溶液才可以适用。在这种情况下,溶质遵守亨利定律;而溶剂遵守拉乌尔定律。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可以证明此种关系。下列有许多不同的亨利常数表达法:其中:这些常数的表达方式只是原来常数的倒数而已,如同上表中各项的比较。既然不同形式的kH值都可以当作亨利常数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研读这类资料时,应该更加留意亨利定律的形式。
另一点,亨利定律的适用范围有限制,他只适用于微溶的状态下。因此,越是不理想的情况下,其对浓度的依存性就越小,也就越不符合。
他也只适用于未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中。二氧化碳就是个例子,它与水混合会迅速反应成碳酸。当温度改变的时候,亨利常数随即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将它称作亨利系数的原因。下列即是温度与亨利常数的关系:其中
Θ
{displaystyle Theta }
(Theta) 指的是标准温度(298K)。下面列出了上列方程的一些常数C值(以凯氏温标为单位)气体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越来越小。像加热溶有氮气的水从25 °C 至 95 °C,其溶解度会下降成原来的43%,当加热的时候,C值也跟着改变了,因此C值也可以计作:其中
Δ
s
o
l
v
H
{displaystyle Delta _{solv}H,}
为溶解热;R为理想气体常数。在地球物理学中亨利定律表示惰性气体溶解在硅酸中的量。用法如:其中:
相关
- 关节痛关节痛(英语:Arthralgia,源自希腊文 arthro- 即关节 + -algos 即痛)字面上的意义就是“关节”“疼痛”。具体而言,创伤、感染、疾病(特别是关节炎)、药物过敏等原因都可能出现关节
- 腺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纵隔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药理学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放射性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HDN新生儿溶血症(HDN,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是一种第二型过敏反应,是由于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同而引起的疾病。若母亲体内有对抗胎儿血型的抗体,这些抗体便
- 布鲁格达氏症候群3布鲁盖达氏症候群(英语:Brugada syndrome (BrS))也称为“突然猝死症”,是一种心脏遗传病。由于心脏电流出现异常,严重的能够引致心脏衰竭或猝死。此症是泰国和老挝当地年轻人在没
-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水生栖热菌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嗜热细菌,其DNA聚合酶——Taq酶被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保护生物学保育生物学(英语:conservation biology)又称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学科,目的是要保护各种生物物种、栖息地和整个生态系统,避免其受到物种过快灭绝及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