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式重战车

✍ dations ◷ 2025-11-25 01:32:04 #九一式重战车

九一式重战车,是1931年(昭和6年)日本大阪兵工厂为日本帝国陆军开发的一款多炮塔重型坦克,设计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进攻。该坦克是日本第一辆国产坦克“试制1号”坦克改良版本。

1925年3月日本开始设计制造第一辆国产坦克,1927年2月(昭和2年)第一辆样车制造完成,被称作“试制一号”坦克。“试制一号”坦克装备一门57毫米主炮和两挺机枪,战斗全重18吨。最高时速20千米,装甲厚度为17毫米,侧面8毫米,底部6毫米。采用了三炮塔结构,加厚了装甲以强化作战能力。“试制一号”研制成功后于当年6月送到日本富士裾野演习场,顺利通过了野外测试验。

但是日军高层对全重18吨的“试制一号”坦克并不满意,主要是这种相较于欧美标准太轻的坦克,在日军高层眼中反而认为太重了。加上发动机功率太小,速度太慢,机动性不佳。因此试制1号坦克的采用被推迟,取而代之的八九式中战车被日本陆军采用。但是基于对主要假想敌苏联军队优势的重型坦克实力的考量,日本军方在1928年(昭和3年)3月28日决定了重新开发“试制一号”坦克。

1931年(昭和6年)试制二号开发完成,重新改装后的试制二号被重新命名为九一式重战车。九一式重战车全重18吨,总体与试制一号相同,但是发动机输出有所增加。最高速度达到25公里/小时。采用多炮塔布局,火炮由初期的57毫米坦克炮换装成70毫米坦克炮,。装备机枪三挺作为自卫火力,正面两挺,炮塔后部一挺。弥补了火力盲区,加强了攻击能力。

九五式重战车坦克是试制一号战车改装九一式的改造型号,1934年12月开始设计,1935年装备日军。整体的外形和九一式重型坦克基本一致,装甲防护能力和火力性能也大幅提高。

“九一式重战车”研制成功后并未批量生产装备日军,当时正值日军全力侵略中国东北。而中国军队没有或者只有少量装备的老式坦克,对日军威胁不大。再加上东北地区路况不佳,适合重型坦克发挥的场地不是很多。但是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发展的姊妹型号“九五”式重型坦克被日军少量装备了4輌,据说参与了诺门坎战役,但并没有战斗记录。


相关

  • 暑期工暑期工,Summer job,是一种夏天时期出现的短期工作,其人力资源是放暑假的学生。因为暑期工的因素,常令相关工种的人才市场在暑假时期,出现“供过于求”;又在开学前夕,出现“求过于供
  • 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英语:Glutathione S-transferase)家族由许多胞质溶胶、线粒体与微粒体(现被称为MAPEG)蛋白质组成。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参与催化多种反
  • 标话标话是居住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西南地区的标人的本民族语言,语言归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以诗洞语音为代表语音。标人为中国未识别民族之一,被视为“汉族”或“汉
  • 油茶油茶(学名: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油茶种子包含脂肪,榨出的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榨油后剩下的茶籽可作清洁剂。常绿小乔木,树高2~6米,淡褐色光滑的树皮;革质单
  • 华亥华亥(?-?),子姓,华氏,名亥,宋国右师。前536年,宋平公宠信寺人柳,太子佐讨厌寺人柳。华合比向太子表示要杀寺人柳。寺人柳知到了,就挖坑、杀牲口、把盟书放在牲口上埋起来。再对宋平公报
  • 刘敦桢刘敦桢(1897年9月19日-1968年5月10日),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奠
  • 小行星2515小行星2515,又称为甘肃星,是由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10月9日发现的主带小行星。小行星2515以中国的省份甘肃省命名。
  • 龙一龙一(1961年?-),本名李鹏,河北盐山人,中国作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6年进入天津市作家协会工作。小说《潜伏》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后因此剧走红而闻名。
  • 蔡廷干蔡廷干(1861年4月5日-1935年9月24日),字耀堂,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政治家。1873年(同治12年),他被清朝派往美国留学。他从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中学毕业后,到马萨诸
  • 2013年亚足联U-16女子锦标赛2013年亚足联U-16女子锦标赛为第 5 届亚足联U-16女子锦标赛,于2013年9月26日至10月6日在中国举行。这是中国连续第二次承办该赛事。巴林 v 中国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