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眼还眼
✍ dations ◷ 2025-09-02 17:18:24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希伯来文:עין תחת עין ayin takhat ayin;英文:An eye for an eye)是希伯来《圣经》中常提到的术语,为防范犯罪、作恶、或恶意伤人者,意为当你令别人有什么损失,你也应有相应的损失(必要接受律法订定的制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为传统的同态复仇(拉丁语:lex talionis)理念。“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也成为博弈论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简单且能非常有效,被认为是解决囚徒困境的最佳策略。在旧约圣经里的《出埃及记》《利未记》与《申命记》与之中,曾经有过认同以眼还眼的对等报复方式。
但是,在这些律法制定/颁布之时,还没有人去伤害别人,还未有人触法;观察这三处经文,其制定意义在于防范作恶,除去恶行,胜于容许报复之行为。此法在于:“事先警告未来会触犯者(会恶意伤害人者)”,不要随便伤害人、杀人,不然就有这样的律法要制裁作恶者。特别在《申命记19章21节》的上文:《申命记19章15至20》已明言,这是针对那恶意作假见证,要污陷无辜者的警告之律法(申命记19-20节: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在新约圣经里的《马太福音》以及《路加福音》之中,耶稣虽然没有直接否认以眼还眼的做法,但是他更加强调从心里面饶恕他人。犯偷窃罪在不少阿拉伯国家要以断手酷刑伺候,若犯奸淫罪还会被强迫去势或丢石头砸死。鞭刑是回教国家传统戒律,此外,近来有一以眼还眼的案例:伊朗妇女巴赫拉米在被泼酸导致眼盲,法庭对加害人采取以眼还眼制裁,名为马吉德的男子也必须以强酸弄瞎双眼。佛教并不赞同任何形式的同态复仇,但是佛教有一系列佛教因果论来诠释因果报应的理论。每个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其无法改变他人的业报轮回。此外,佛教修行中亦倡导用忍辱(六度之一)方式熄灭自己内心中的三毒中的“嗔毒”。
相关
- 整数分解在数学中,整数分解(英语:integer factorization)又称素因数分解(prime factorization),是将一个正整数写成几个约数的乘积。例如,给出45这个数,它可以分解成
- 无机化合物列表无机化合物列表中,无机化合物名称遵循IUPAC无机化合物中文命名法。按照阳离子,带正电元素或基团的拼音顺序排列成表。
- 师婆师婆,又称神婆、神嬷,即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女巫,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以替人祈福禳灾、画符施咒、占卜等为职业,声称可让鬼神附身通灵。在台湾及东南亚华人社会颇为常见,但在中华人
- 麦可·阿廷迈克尔·阿廷(Michael Artin,1934年6月28日-),是一名美国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退休教授。他因代数几何的贡献 而被视为在其领域的杰出教授之一。阿廷出生于德国汉堡市,并在
- 诉诸后果诉诸后果(英语:appeal to consequences;拉丁语:argumentum ad consequentiam)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主张由于某结果是好的,因此它是对的;或某结果是坏的,因此是这件事是错的。此与一厢情
- 龚新高龚新高(1962年6月-),湖南长沙人,中国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物理学系,获学士学位,1
- 寡妇寡妇是指死去丈夫的女性,又称孀妇、寡居、守寡或者孀居;死去妻子的男性则称为鳏夫,两者合称鳏寡。现在形容他们婚姻状况的正式名称通常是丧偶。在过去,寡妇的社会地位是重要社会
- 国语传习所国语传习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湾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于台湾实施的基础教育学制与场所。此学制或场所的制定或设立,确定日本统治者对台湾在“放任驱逐”与“同化”两教育政策
- 华盛顿特区狙击手攻击事件华盛顿特区狙击手攻击事件为2002年10月发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以及维吉尼亚州,为期3个星期的连续杀人事件。在华盛顿都会区至维吉尼亚州境内的95号州际公路这个范围
- 1771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