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

✍ dations ◷ 2025-08-21 22:57:04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英语:Second-wave feminism)是女性主义者的一场社会运动,最早开始于1960年代初的美国,最终波及至整个西方世界和其他地区。尽管社会运动持续到1980年代初,但是该波思潮后来在世界持续造成种种影响,影响包括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内容包括争取性别平等、生育权、堕胎、避孕、离婚、女性的工作权利等,也让社会开始关注家庭暴力及婚内强奸等社会议题。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卡蜜儿·帕利亚(英语:Camille Paglia),吉曼·基尔。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吉曼·基尔拒绝承认做了“性别手术的男人”是“女人”,而称其为“变性女人”。这让她遭受到了大批跨性别主义者的攻击和抗议。她还指出“变性女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所以药企在跨性别运动中获益颇丰资本,在这场LGBT权利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

  • 北德意志邦联北德意志邦联(Norddeutscher Bund),又称北日耳曼邦联(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北德意志联盟、北日耳曼联盟,名义虽称邦联,实际上是联邦制组织,于日耳曼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
  • 后记,也称跋、书后、后序、后题等,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写在作品或书籍之后的序文,用以介绍写作经过,或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前言不同,后记篇幅往往较小,内容不如前言全面,所涉者多为“评
  • 莎夏·葛蕾莎夏·葛蕾(英语:Sasha Grey,1988年3月14日-)全名是玛莉娜·安·汉齐斯,她是已退休的美国色情演员,兼且跨足模特儿、演员及音乐等领域,为工业音乐团体ATelecine的成员,又参与演出过史
  • 林兑林兑 (1906年-?),日治时期台中州大甲郡龙井庄人。一名政治立场激进的台湾旅日青年,留日时期积极从事当时具有强烈反殖民色彩的社会主义运动,多次遭日本当局逮捕入狱后一蹶不振,出狱
  • 西蒙·蒙蒂菲奥里西蒙·蒙蒂菲奥里(英语:Simon Sebag Montefiore,1965年6月27日-)英国历史学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流行历史书和小说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1965年生于伦敦。剑桥大学冈维尔与
  • 长尾豚鼠长尾豚鼠(学名:Dinomys branickii)属于长尾豚鼠科(英语:Dinomyidae)罕见的啮齿目,形似无尾刺豚鼠,但有短而多毛的尾。又称假无尾刺豚鼬鼠或布拉尼克无尾刺豚鼠,分布于南美洲。体长不
  • ARTSVISION株式会社ARTSVISION(日语:株式会社アーツビジョン,英语:ARTSVISION Inc.)是总部日本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的声优经纪公司。常简写成“ARTS(アーツ)”。1984年6月1日,由东京俳优生活协
  • 蛟龙瀑布坐标:23°33′13.25″N 120°45′57.90″E / 23.5536806°N 120.7660833°E / 23.5536806; 120.7660833蛟龙瀑布位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丰山村东南方的塔山尾棱岩壁上,总落差
  • 元昭皇后元昭皇后晁氏,唐宣宗的美人。唐懿宗李漼生母。晁氏的家世不详。年轻时入光王李怡邸,最受宠爱。833年,晁氏生光王长子李漼,长女(即万寿公主)亦为她所生。会昌六年(846年),李怡即位,是为
  • 拉斐尔·卡塔拉拉斐尔·卡塔拉·波洛(西班牙语:Rafael Catalá Polo,1961年6月21日-),男,马德里人,西班牙法学家,人民党政治人物。前司法大臣。1961年6月21日生于马德里。在天主教学校读书。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