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

✍ dations ◷ 2025-10-28 12:16:39 #使用信息框时间线模板的条目,地质年代

奥陶纪(英语:Ordovician,发音: /ɔːrdəˈvɪʃən/,符号O)是地质时代中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4.85亿年前,结束于4.43亿年前。

1879年,地质学家查尔斯·拉普沃思(英语:Charles Lapworth)将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纪下层定义并命名为奥陶纪。“奥陶”(Ordovices)之名来自英国威尔士一古代凯尔特人部落奥陶维斯人(英语:Ordovices)。

“奥陶纪”之译名最早见于由章鸿钊和翁文灏(1916) 编写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纪》,后被地质工作者广泛使用,包括日本学者小林贞一(日语:小林貞一)(1929)、山成不二(1925)等。

直到1960年,奥陶纪的定义才正式获得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可。

奥陶纪由于浅海广布、气候适合,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海生无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分异更为显著,占绝对优势。浅海滋生着底栖的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海百合、海林檎、苔藓虫、珊瑚、海绵类、喙壳类、角石类、牙形石、几丁石、层孔虫等。深水、滞流静水海域不适合底栖生物生存,海面漂浮着笔石类、有薄壳的纤小动物,如叶虾类,这些可以顺洋流漂浮,成为广布的化石。

笔石最早出现于寒武纪中期,在奥陶纪大量繁盛,主要营漂浮方式,分布广,演化快、容易保存,是奥陶纪重要的分层化石。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为主,中期正笔石类中的无轴亚目大量繁盛,晚期有轴亚目的雕笔石出现;中、晚奥陶世是正笔石类的鼎盛时期。

三叶虫和腕足类都很繁盛。奥陶纪主要的三叶虫有栉虫目、镰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球接子目等,腕足类中有绞纲的正形贝类、扭月贝类占重要地位。

钙藻也在奥陶纪时期开始出现,和珊瑚礁互利共生。

几丁石最早出现于奥陶纪早期,灭绝于泥盆纪末期,化石形状通常是一个微型的瓶子。

角石类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晚期,奥陶纪属种繁多,体形较大,通常长达1米,位于当时食物链的上层。

五十桨翼鲎属(英语:Pentecopterus):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板足鲎类,体长可达2米;凶猛可怖的底栖顶级掠食者。

生活在奥陶纪晚期的美丽普罗米桑牙形石(英语:Promissum pulchrum),体长可达40厘米。

甲胄鱼类也在这时期开始出现。

绿藻在寒武纪晚期和奥陶纪很常见。陆生植物可能是从绿藻进化而来的,最初以微小的非维管植物形式出现。在最上层的奥陶系沉积物中发现了来自陆生植物的孢子化石。

最早的陆地真菌可能属于球囊霉目(Glomerales),通过菌根共生可使植物在陆地上的扩张中起着重要作用,使植物细胞可利用矿物质养分。在威斯康星州发现了这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化石,其地层年代大约为4.6亿年前,当时的陆生植物群只有非维管植物。

奥陶纪时期的大陆由主要的冈瓦纳大陆和其他三个较小的大陆: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以及一系列小型孤立陆块构成。小型孤立陆块在寒武纪时期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波罗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被托恩基斯特海(英语:Tornquist Sea)之间略微分开。劳伦大陆正在向北漂至赤道。巨神海将冈瓦纳大陆和波罗的大陆隔开。西伯利亚大陆已经漂移至赤道以北区域。

奥陶纪的海侵是在寒武纪海域延续下来的。扬子陆块、华北陆块西部边缘地带,在中、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略有上升,奥陶纪早期地层缺失,较新的奥陶纪地层与寒武纪呈假整合接触。在华北陆块的中、东部和扬子陆块,奥陶纪、寒武纪地层皆呈整合接触。中奥陶世之后华北陆块上升为陆地,除西部边缘地区外,晚奥陶世没有沉积。

阿瓦隆尼亚从冈瓦纳大陆的北部边缘脱落,并向北漂移。瑞亚克洋在阿瓦隆尼亚和冈瓦纳大陆之间开裂形成。晚奥陶世时期,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碰撞,巨神海因为阿瓦隆尼亚与波罗的大陆的合并而缩小。而组成欧洲的另一部分(Armorica Terran Group)仍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

哈萨克地块于奥陶纪时期形成,孤立于当时其他大陆之外,其地块在石炭纪时期才和西伯利亚大陆碰撞。

奥陶纪时期每年撞击地球的陨石数量是现在的约100倍。

加里东造山运动在地台区表现为频繁的震荡运动,地槽区有较多的火山喷发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如北方地槽区。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海平面在特马豆克期达到了显生宙以来的最高水平;晚期冈瓦纳大陆发生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寒冷的极地气候。

按古地磁数据,奥陶纪南极最初从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南部(早奥陶世)的某个位置向北迁移到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地中海沿岸位置(中奥陶世),然后移至西非位置(晚奥陶世),这与非洲冰碛层的分布于南极圈内的解释是吻合的。冈瓦纳大陆东部仍处于赤道附近。北美、西伯利亚、中国华北有蒸发岩沉积,推测为干热气候环境,属低纬度地区。奥陶纪北极位于南太平洋,大陆地区基本位于南半球,从沉积物看,当时南半球的气候分带比较明显。由于晚奥陶大冰期的存在,导致海平面的全面下降。

相关

  • 热量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而转移的能量,公制为焦耳。 在温度不用来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二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之间的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差别,通过热量传递不断达到新
  • 运动鞋运动鞋,又称球鞋,原意是用于进行体育运动穿着的鞋,由于运动鞋穿着舒适,且有不同款式,也是流行文化、时尚服饰之一。运动鞋分为钉鞋、羽毛球鞋、跑步鞋、篮球鞋等,部分鞋款还可细分
  • 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一般来说,单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比如,很多金属的金属性都很明显,那么它们的单质还原性就很
  • 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原为中华灵芝宝,是绿谷制药生产的一款产品,曾被多次曝光虚假宣传、没有疗效、造假,被大量媒体揭露和批判。“中华灵芝宝”原为上海绿谷1996年生产的保健食品,因其违规
  • 雷达枪雷达枪是一种小型多普勒雷达,又称测速器或测速雷达,一般被用来测量汽车的速度来检查车辆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也被用来在体育中测量运动员或者球类的速度,一些自动门也适用雷达枪。
  • 枣庄市枣庄市,简称枣,古称峄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市境东接临沂市,北、西两面邻济宁市,南界江苏省徐州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山东丘陵西南边缘,西濒微山
  • 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所学院,正式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1960年2月改名基础医学系。1985年5月北京医科大学
  • 高魁元高魁元(1907年3月26日-2012年5月7日),字煜辰,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山东省峄县人,毕业于陆军官校4期、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曾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
  • 夏山学校夏山学校(英语: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国英格兰萨福克郡,一所民主学校,另类学校,以生活公约和自主学习取代威权体制教育中的校规。完全不由成人安排任何课程,一切的教育以学习者
  • DNA逆转录病毒双链去氧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ds-DNA RT)是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中的第七类病毒(Group VII)。这类病毒一般不被认为是DNA病毒(该分类中的Group I&II),而被认为是逆转录病毒(该分类的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