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台南中学校讲堂

✍ dations ◷ 2025-09-29 12:29:36 #原台南中学校讲堂(台南二中)
原台南中学校讲堂位于台南市北区,于民国九十六年(1997年)6月26日公告为台南市市定古迹。该校的创立最早可追溯到台湾日治时期于大正三年(1914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台南中学校”,仅次于“台湾总督府台北中学校”(今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为台湾南部最早设立的中学校。原本校舍本馆与讲堂均留到二次大战之后,但校舍本馆在民国八十年(1991年)改建完后,只留下南边的主入口。该建筑现为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的小礼堂,于2010年5月获中央补助进行维修,现已修复完毕。“台湾总督府台南中学校”于1914年5月11日成立且于5月23日开学后,最初是借用位于今台南市中西区公所附近的两广会馆(今已不存)上课,原先学生只有150名。后来1915年时校舍完工,学校便迁移过去,而学生数也成长至200多人,至于讲堂则于两年后完工。而1920年因官制改变,该校改名为“台南州立台南中学校”,之后因第二中学校(今国立台南第一高级中学)的成立而改为第一中学校。而在1923年4月20日时日本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曾至该校参观。二次大战结束后,该校因多数的日籍学生返回日本而使得学生人数锐减,因此与今台南一中曾短暂合并,导致校务停顿。后来改为“台湾省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精省后改为“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至今。讲堂建筑主体为双坡式斜屋顶,南北面有山墙,其上开有小圆窗与小方窗各三个,至于东西面上方则开有长排高窗,窗上有屋檐,而屋檐之上又有开了老虎窗的弧山墙,其下方则为两两一对的圆拱窗。而在建筑物南面还设有拱廊,其拱圈上半部均漆成白色而与砖材产生对比。至于室内的部分则有两排八角型砖柱将空间分为中央主体与两侧通廊,而在北面的讲台之上还有保留日治时期存放天皇教育敕令的奉安室。讲堂的南面(整修前)讲堂的东北面(整修前)本馆现在仅存的部分(拱圈颜色修改前)

相关

  • 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反密码子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英语:Huygens–Fresnel principle)是研究波传播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因荷兰物理学者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和法国物理学者奥古斯丁·菲涅耳而命名。这个原理同时适
  •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英语: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缩写作 GDPR;欧盟法规编号:(EU) 2016/679),是在欧盟法律中对所有欧盟个人关于数据保护和隐私的规范,涉及了欧洲境外
  • 舟山撤退舟山撤退是舟山战役历史的一部分,发生于1950年(民国39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于3日内将布在舟山群岛的12万余国军及约2万当地居民秘密撤退至台湾。在国军进行撤退之前,解放军已经攻
  • 座标时相对论中,利用时空坐标系表达计算结果很方便。这里的时空坐标系隐含了“假想每个时空点都有观察者”的意义。在许多(但不是全部)坐标系中,发生于某一瞬间、某一地点的事件可由一
  • 划船划船是一项依靠桨(英语:Oar)在水中的运动来推动船只的活动,它通过划水来推动船只前进。其中的桨可以是通过机械连接在船上的,或者是手持的(没有与船的机械连接)。本条目涉及的是更
  • 大卫·阿罗拉大卫·阿罗拉(英语:David Arora,1952年10月23日-),美国真菌学家、博物学家与作家。他是两本最有名蕈类鉴定书籍,《蘑菇揭秘》(Mushrooms Demystified)与《All That the Rain Promises
  • 白头翁白头翁可能是指:
  • 国民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语:国民民主党/こくみんみんしゅとう Kokuminminshutō ?),简称“国民党”(公职选举时使用),是2018年5月7日成立的日本中间派和平主义政党,由原民进党的右翼派系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