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甲骑兵

✍ dations ◷ 2025-10-20 12:28:51 #胸甲骑兵
胸甲骑兵(Cuirassier)是装备了胸甲、马刀和火器的骑兵,最早出现在15世纪后期的欧洲。这一兵种继承了中世纪重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主要活跃在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欧洲战场上。最初的胸甲骑兵与中世纪后期全副武装的重骑兵非常相像。他们佩戴全罩头盔以保护整个头部,穿着重型铠甲保护整个颈部和上半身、腿部和膝盖的前侧。胸甲骑兵与重骑兵最显著的不同是他们不再使用长枪或战锤,而是使用轻便火枪和马刀作为武器,另外他们为了方便装填弹药不再穿戴笨重的护手,并且也不再使用保护马匹的铠甲。16世纪中后期随着步兵长矛的广泛使用和火器的兴起,骑兵长枪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代枪骑兵地位的胸甲骑兵从此时开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兵种。他们在战斗中主要采用半回旋式战术,即“冲锋—射击—回转—装填—再冲锋”,如此不断循环。随着步兵火器技术的提升,尤其是前装滑膛枪的出现,使重型盔甲对骑兵的保护作用被大大的削弱了。到17世纪中叶,全身铠甲已经逐渐过时,胸甲骑兵放弃了对躯干部分和腿部的严密防护,开始转而穿着较为轻便的胸甲(法语:cuirasse),Cuirassier这一名称即由此时开始出现。胸甲骑兵穿着的盔甲随着时代的演变逐渐减少,到18世纪末叶,胸甲骑兵的装甲已经仅限于一顶头盔,只有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的胸甲骑兵仍然穿着胸甲。在近代燧发枪面前,胸甲已经很难为骑兵提供有效的防护作用。除了增强冲锋时的动量外,胸甲在这一时期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主要是心理上的:一方面增强骑兵进攻的信心,一方面对敌人产生震慑作用。此外,在骑兵对骑兵的战斗中,胸甲虽然不能防弹,但对敌方骑兵的马刀尚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胸甲骑兵在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的军队中都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后者是胸甲骑兵的绝对热衷者。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法军的胸甲骑兵团扩充到十四个之多。由于胸甲的作用越发受到质疑,普鲁士和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前都已经不再给自己的骑兵部队配备胸甲。但拿破仑依然坚信胸甲骑兵在战场上的震慑作用。在华格姆战役之后,他甚至给法军的两个骑枪骑兵团也装备了胸甲。进入19世纪以后,步兵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导力量。骑兵则主要担负侦察和袭扰的任务,轻骑兵因而逐渐成为了主流。花费昂贵、缺乏灵活性的胸甲骑兵不再受到重视,在大多数国家都逐渐演变为卫队性质的部队。只有法国和普鲁士依然将胸甲骑兵运用于实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法国共拥有12个胸甲骑兵团,德国10个(其中2个为卫队性质),俄国3个(均为皇家卫队)。德国和俄国胸甲骑兵从19世纪末开始已经仅把胸甲作为和平时期的阅兵服装。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也给三个王室骑兵卫队装备了胸甲。但只有法国在一战开始后还将穿着胸甲的胸甲骑兵部队投入实战中。由于过于醒目且碍事,大部分法国骑兵团在战争爆发几个星期后就不再穿戴胸甲作战了,但是直到1915年10月,穿胸甲作战的命令才正式撤销。俄国和德国的胸甲骑兵随着皇室被推翻而消失(俄国于1917年2月,德国于1918年11月)。法国胸甲骑兵在一战结束后被裁减,只有六个在战争中功勋最卓著的团得以保留。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的五个团是在放弃了骑马,以步兵形式参与堑壕战而获得战功的。最后幸存下来的胸甲骑兵团在1930年代成为法军第一批机械化部队。时至今日仍有两个已经完全装甲化的胸甲骑兵团在法国陆军中服役,分别是第1-11胸甲骑兵团和第6-12胸甲骑兵团。现今仍有一些骑兵部队使用胸甲作为他们在正式场合阅兵时的穿着,虽然这些部队大部分都并不再使用“胸甲骑兵”这一名称。这些部队包括英国王室骑兵卫队、西班牙王室卫队和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卫队等。

相关

  • 膳食补充剂营养补充品,又称营养补充剂、膳食补充剂、营养剂、饮食补充剂、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等,是一种成分是从食物中萃取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补
  • 以弗所以弗所又译爱菲索斯或艾菲索斯(希腊语:Ἔφεσος;英语:Ephesus;土耳其语:Efes)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
  • Fe(Csub5/subHsub4/subP(Csub6/subHsub5/su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常简写为“dppf”,是一种常用取代膦,也是有机金属化学中的常用配体。dppf在其骨架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并与另两个桥联二苯基膦密切相连,如 1,1-双(二苯基膦)
  • 巴黎古监狱巴黎古监狱(法语:La Conciergerie)是巴黎昔日的王宫和监狱之一,位于巴黎市政厅以西,靠近巴黎圣母院。它是大型建筑群司法宫(Palais de Justice)的一部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囚犯
  • 东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原是俄罗斯的高原,位于远东联邦管区,长3,300公里、宽1,200公里,面积200万平方公里,从中雅库特低地的勒拿河延伸至杰日尼奥夫角,最高点海拔高度3,147米。
  • 贝克痣贝克痣(Becker's nevus),又称贝克黑素沉着病,贝克色素瘤,是一种男性皮肤紊乱病症。这种痣一般以不规则色素沉着,首先出现在躯干部或肩臂部,而后逐步扩大、增厚,通常伴随生长被毛,1948
  • ɡ浊软颚塞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浊软颚塞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ɡ⟩,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g⟩。严格来说,国际音标里表示此音的符号是尾巴打开的,但是尾巴关闭的亦
  • 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击发声的。它通常与锣、鼓一起组成锣鼓队进行演奏。中国钹亦有在西洋音
  • 义美食品义美食品(简称义美;英语译名:I-MEI Foods Co., Ltd.,简写为I-MEI)是一家台湾食品制造公司,在全台拥有多间直营门市,海外亦投资设立食品加工厂。它的前身是由高番王于1934年创立的义
  • 西里伯斯鹿豚西里伯斯鹿豚(学名:Babyrousa celebensis)又名西里伯斯野猪、北方苏来威斯鹿豚或苏拉威西鹿豚,是印尼苏拉威西岛北部及邻近群岛的鹿豚。它们有两对獠牙,颚骨的獠牙穿过鼻端顶,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