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1958年美国学者阿瑟·约翰·克朗奎斯特(Arthur John Cronquist,1919年3月19日-1992年3月22日)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及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两大纲,是数个常被使用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之一。当时流行的高等植物分类系统有克朗奎斯特 (1981年、1983年、1988年)、塔赫塔江 (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 Stebbins (1974年)、Dahlgren等相关的系统。但因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学者倾向采纳《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包括6个亚纲64个目和321个科,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包括5个亚纲19个目和66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