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dations ◷ 2025-08-10 04:54: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层状角膜内层重塑术),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以改善视力的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俗来看就是把角膜当成一种透明材料,通过切削作成了一副镜片)。LASIK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最高可矫正的度数受制于患者的角膜厚度,一般最高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达1200度。手术方式需先使用板层刀机械将角膜切开,再施打激光矫正,LASIK术后撤销时间较短,病人所感受的痛楚亦较少。LASIK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最高可矫正的度数受制于患者的角膜厚度,一般最高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达-12D(1200度)。LASIK手术的概念可追溯至1970年,Jose Barraquer医生发明第一个角膜切割器(microkeratome),以切割极薄的角膜瓣以改变角膜弧度,这种手术称为keratomileusis。已成为当今全世界最普遍的角膜屈光手术。1990年,意大利医生Lucio Buratto与希腊医生Ioannis Pallikaris共同开发出LASIK手术,原理是把两种不同的手术技术融会一起,即keratomileusis与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由于手术比其他同类手术的准确度高,副作用却较少,尤其与PRK相较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的现象,因此很快便流行起来。早期,LASIK手术的角膜瓣,会以微型角膜切割器的刀片切割而成。近年出现的IntraLase无刀切割技术,以激光在角膜切割出角膜瓣层,无需刀片切割。好处是角膜瓣可切得更薄,增加可供塑型的剩余角膜厚度,从而矫正更深的近视或远视。当前LASIK所使用的激光主要是氟化氩(ArF)气体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紫外光波长193 nm。旅美华裔物理学家林瑞腾(J.T. Lin)教授1991年在其美国专利首次提出213-nm UV固体激光以取代有毒的氟化氩气体。接受手术前,医生会为病人眼睛作详细检查,假如病人有配戴隐形眼镜,需在验眼前暂停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用户需在手术前5到21天开始停止使用软性隐形眼镜,而硬镜则需最少需要6个星期,如果携带硬性隐形眼镜超过3年,则需要再增加6个星期。验眼过程会比配眼镜更详细,包括量度眼睛屈光度数、最佳视力、角膜弧度、形状及厚度,并会以显微镜检查眼睛及眼球外部。亦会以眼药水放大瞳孔以检查病人的视网膜。放大瞳孔后眼睛会轻微畏光,看近物时会变得模糊,检查后便会恢复正常。手术前,病人的眼睛首先要经清洗消毒、然后滴麻醉药作局部麻醉。之后,病人会平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会用开睑器(eyelid speculum)把眼睛撑开。手术过程中,病人会处于清醒状态,并需要凝望着一个目标灯,角膜薄片切割有两种方式:切割出角膜瓣后,医生会把角膜瓣翻开,并开始射出激光,病人眼睛需要望着灯号,激光开始把角膜组织削去,以改变其弧度。病人会听到声响及嗅到烧焦的气味,每只眼的激光切削过程约十几秒到1分钟左右。完成切削后,医生会把角膜瓣放回原位、把开睑器除去,让眼睛合上,切口无需缝针。医生会再次为病人滴眼药水,然后以眼罩保护眼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病人便可回家,无需住院。刚完成手术后,病人的视力已可见改善,但暂时会较为模糊,亦可能有轻微不适。为避免角膜瓣移位,手术后须暂时配戴眼镜或眼罩保护眼球,不可揉眼。手术后隔天需回到医生处覆诊。切开的角膜瓣只是吸附在眼球上,而不是与眼球长合在一起。
相关
- 军事技术军事技术与装备,简称军备,罗列了古今各式各样的武器、技术,甚至理论,为军事学中重要的一环。QF 20磅炮
- 伏特伏特(英语:volt)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符号V。在一根均匀的、宽度和温度固定的导线上假如有一安培电流流动,那么导线的电阻在一定的距离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1瓦(W=1J/s)。这个距
- 拉希德·辛亚耶夫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俄语: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1943年3月1日-),俄国天体物理学家,鞑靼人,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
- 石梯坪坐标:23°29′31″N 121°30′25″E / 23.49205°N 121.506814°E / 23.49205; 121.506814石梯坪(阿美族语:Tidaan),台湾东海岸一处旅游景点,位在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以北约2公里处
- 新闻学新闻学,或译为报道学(日译)或言论学(韩译),是一种包含搜集、撰写及报导新闻的学科。在广义上,它亦包含了编辑和演示新闻专题的过程。新闻学在报业、电视、电台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各种
- 种 康种康(1962年4月-),陕西省合阳人,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8和1993年先后获得兰州大
- 尿滞留尿潴留(英语:renal retention或 urinary retention),又称尿滞留、尿液滞留,是膀胱内的尿液无法排出的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500
- 自割自割是一种当动物受到惊吓或遭受生命危险时,所采用的自保逃命方式,如壁虎断尾;螃蟹、章鱼断脚;蚯蚓断尾;以及竹节虫、蝗虫断脚等现象。大部分的动物在逃离危险之后,能够经过再生作
- 雅库特语雅库特语,或称为萨哈语(Сахалыы)是雅库特人的语言,属于突厥语族,是俄罗斯联邦之萨哈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之一。雅库特语使用西里尔字母:现在雅库特语字母,在苏联由1939年建立,从
- 小艾伯特实验小艾伯特实验是一个显示婴儿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这项研究也是一个刺激泛化的例子。它是在1920年由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