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灵感应
✍ dations ◷ 2025-05-16 19:16:30 #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telepathy)佛学中所属神通,意为“远距(tele-)感应(-pathy)”, 是指不借助任何感官或物理途径,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现象或能力;在报导中,这些讯息往往被描述为和普通感官接收的讯息相同。该词由F. W. H. 梅耶尔(英语:Frederic William Henry Myers)1882年所创,又译作心电感应、他心通或心有灵犀。读心术一词有其他含义,不宜与此混淆。一个经典的心灵感应事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啮指痛心”,其中写道:孔子的弟子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曾子很孝顺,因此对母亲痛苦有着很强的感知力。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关于如何探测、了解和使用心灵感应已有很多研究,譬如甘兹菲尔德实验(英语:Ganzfeld_experiment),但由于无法通过科学性的重复检验,科学界一般认为心灵感应不是真实的现象。而且,此现象的各种解释都无法与现今科学衔接,所以心灵感应目前属于“玄学”领域,不能称为“心灵感应理论”。但由于人类时常观察到所谓“奇异的交流”和类似现象,当代在研究历史、虚构作品或信仰时,常用心灵感应或类似观念作解释。有些人往往把心灵感应和预知、透视、同理心等几个类似的玄学现象连在一起。一些宗教概念也认为心灵感应是连接心中自性的重要成分。
相关
- 毒物毒物是对生物造成不适反应的物质的总称。毒物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种类不同各异,不适反应的类型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对于有的生物来说具有毒性而对于别的生物来说无毒的
- 22iR-羟基胆固醇22R-羟基胆固醇(英语:22R-Hydroxycholesterol)是一种内源性的胆固醇代谢中间产物,参与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胆固醇被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11A1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羟基化
- 勿加泗勿加泗是印度尼西亚的城市,由西爪哇省负责管辖,位于该国东南部爪哇岛西部,面积210.4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378,2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298人。泗水万隆
- 玛格丽特·伯比奇爱莲娜·玛格丽特·伯比奇(英语:Eleanor Margaret Burbidge, née Peachey,FRS,1919年8月12日-),英国出生的美国天文学家,因为她的原创性研究而闻名,并且担任包含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
- 斯坦利·科恩斯坦利·科恩(英语:Stanley Cohen,1922年11月17日-2020年2月5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他是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杰出科学家。1943年,科恩在布鲁克
- 澳洲茄边碱澳洲茄边碱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会出现在茄科植物中,例如发芽的马铃薯、未成熟的蕃茄及茄子等,未成熟的龙葵果实也有澳洲茄边碱。澳洲茄边碱是一种衍生自澳洲茄胺(英语:solasodi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阿拉伯语:السلطة الوطنية الفلسطينية),成立于1996年1月20日。根据巴以关于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的安排,巴勒斯坦举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客家委员会(简称客委会)为中华民国有关客家族群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成立于2001年6月,其目标是复兴台湾日渐流失的客家文化,延续客家传统文化命脉,并打造台湾成为一个尊重多元族群
- pʼ双唇挤喉音(Bilabial ejective)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用于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pʼ⟩,其等价的X-SAMPA音标为p_>。双唇挤喉音的特征包括:除了以下列出的语言以外,此
- 玉衣玉衣为中国汉朝皇帝与王公皇妃所用的丧葬殓服,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200年至200年的四百年间。穿在死者的此类型衣饰主要组成为玉片,并视死者阶级分等级以金丝、银丝或铜线串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