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水盆地

✍ dations ◷ 2025-08-03 22:34:49 #恶水盆地
恶水盆地(英语:Badwater Basin)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因约县死亡谷国家公园的一个内流盆地,前身是全新世时期的曼利湖(Lake Manly)。海拔高度为-86米(-282.2英尺),因而成为北美洲的最低点。盆地的命名由来是因为该内流盆地的水质盐度过高而不能饮用,故而称作“恶水”。不过盆地内也是有一些动植物生存,如植物海蓬子、小型水生昆虫和当地特有的恶水蜗牛(学名:Assiminea infirma)。该盆地并不会永久被水覆盖,而是反复蒸发循环,在反复循环下让盐分形成六角蜂窝状的结晶。恶水盆地常被误认为“西半球的最低点”,但实际上西半球最低点是位于阿根廷的德尔炭丽盆地(Laguna del Carbón),海拔高度为-105米(-344英尺)。恶水盆地常因为降雨和山区洪水而形成一些较浅的湖泊,但这些湖泊通常不会存在太久,因为盆地的平均年蒸发量(381厘米)远超过平均年降雨量(4.8厘米)。然而,当盆地被水淹没时,会有一些盐溶解于水中,当水蒸发后,剩下的盐会逐渐堆积形成六角蜂窝状的结晶。在盆地其中一处悬崖上,设置著“海平面”的牌子,因此成为盆地里不少游客拍照摄影的景点之一。在全新世时期,当地气候干燥,在溪流的长期冲刷下让死亡谷加深成一个深度约10米(30英尺)的峡谷,而岩石上的矿物质和盐分则随着水流一起堆积至盆地,因此在盆地里形成一个130公里(80英里)长的曼利湖(Lake Manly)。随着气候更加温暖与降雨量减少,湖水开始渐渐蒸发和干涸,而水中的盐开始结晶,结晶厚度长达3英寸至五英寸。恶水盆地的海拔指标告示盆地一景死亡谷一部分的旅游区被盆地湖水短暂淹没。(摄于2005年春天)画出“海平面”位置的岩石(红框为该处的放大图)

相关

  • 华氏温标是一种温标,符号为℉。华氏温标的定义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根据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所写的一篇期
  • 立克次氏体目立克次体目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目,大部分已知的物种都只是以其他细胞的内共生体的形式存在。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名的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它引起许多人类的疾病。另一方面,对立克次体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对立基因、对应基因(英语:allele),是染色体内的基因座的DNA序列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各种变化形式称为等位基因,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
  • 下视丘下丘脑(英语:Hypothalamus),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又称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下方(希腊文 ὑποθαλαμος = under the thalamus),脑干的上方,控制身
  • 肺循环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是心血管循环系统中,携带缺氧血离开心脏,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将含氧血带回心脏的部分。其他部分的血液循环则称为体循环。其循环式如下:右心房→右心室→
  • 轮藻门有胚植物 Embryophyta轮藻门是藻类的一门,包含了最亲近有胚植物的亲戚。因为排除了有胚植物,轮藻门是个并系群(然而有时会限定成单纯只有轮藻目,其为单系群)。藻体构造较复杂,有类
  • 核形虫目核形虫是一类原生生物,具有丝状伪足,生活在土壤和淡水里。它们与同样具有丝状伪足的vampyrellid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可以通过线粒体的盘状嵴来鉴别。核形虫与动物、真菌以及其它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语: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
  • 数位数码(英语:digital)通常指一个数码系统,它使用离散(即不连续的)值(0或1)代表信息,用以输入,处理,传输、贮存等。相对的非数码(模拟信号)系统使用一个个连续的范围代表信息。虽然数码的表
  • 晒伤晒伤是一种由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通常为日光)下导致的射线烧伤。它促进细胞凋亡,引起的症状为皮肤发红、发痛,在少数极端案例中会导致生命危险,而轻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则只会导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