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定理

✍ dations ◷ 2024-12-23 00:27:06 #量子测量,物理定理,量子力学,不等式

在理论物理学里,贝尔定理(Bell's theorem)表明

贝尔定理是一种不可行定理,又知名为贝尔不等式。这定理在物理学和科学哲学里异常重要,因为这定理意味着量子物理必需违背定域性原理或反事实确定性(英语:counterfactual definiteness)。发表于1964年,贝尔定理是因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贝尔而命名。

贝尔定理的实验验证(英语:Bell test experiments)所得到的结果,符合量子力学理论的预测,并且显示某些量子效应似乎能够以超光速行进。由于这验证结果,所有归类为隐变数理论、经得起考验的量子理论都只能限制为非定域(英语:nonlocality)种类。2015年,台夫特理工大学的罗纳德·汉森等人在《自然》的封面文章表示,成功关闭所有漏洞,目前量子理论比定域性隐变量理论更准确地描述量子纠缠现象。

贝尔不等式为:|Pxz-Pzy|≤1+Pxy。

其中,Ax为正的意思为在x轴上观察到A量子的自旋态为正,而Pxz代表Ax为正和Bz为正的相关性。

在经典力学中,此不等式成立。在量子世界中,此不等式却不成立。

贝尔定理意味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主张的定域性原理,其预测不符合量子力学理论。由于很多实验的结果与量子力学理论的预测一致,显示出的量子关联(英语:quantum correlation)远强过定域隐变数理论所能够解释,所以,物理学者拒绝接受定域实在论对于这些实验结果的解释。陷入找不到满意解答的窘境,物理学者只能无可奈何地勉强承认这是一种非因果关系的超光速效应(英语:superluminal effect)。

贝尔定理可以应用于任何由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位元所组成的量子系统。最常见的范例是纠缠于自旋或偏振的粒子系统。

继续发展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简称EPR佯谬)的论述(但是选择采用自旋的例子,如同戴维·玻姆版本关于EPR吊诡的论述),贝尔精心设计出一个思想实验:从衰变生成的两颗处于单态的自旋1/2粒子会分别朝着相反方向移动,在与衰变地点相隔遥远的两个地点,分别沿着独立选择的直轴测量两个粒子的自旋,每一次测量得到的结果是“向上自旋”(标记为“+”)或“向下自旋”(标记为“−”)。

在两个地点测量得到一致结果的概率,会因为两根直轴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之间的夹角角度 θ {\displaystyle \theta } 而变化,除了平行或反平行的设置( θ {\displaystyle \theta } 为0°或180°),会遭受到不确定性。所以,贝尔定理只能应用于从多次测量得到的统计结果。现在设定实验规则,假设爱丽丝与鲍伯分别独自在这两个地点测量,若在某一次测量,爱丽丝测量的结果为向上自旋,而鲍伯测量的结果为向下自旋,则称这两个结果一致,相关系数为"+1",反之亦然;否则,就像如下,若爱丽丝与鲍伯测量的结果都为向上自旋或都为向下自旋,则两个结果不一致,相关系数为"-1"。那么,假设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相互平行,则测量这些量子纠缠粒子永远会得到一致的结果(完全相关);假设两根直轴相互垂直,则只有50%概率会得到一致的结果,得到不一致结果的概率也是50%。以下列出这些基本案例:

如右图所示,假设两根直轴的夹角角度 θ {\displaystyle \theta } 在上述基本案例角度之间,则局域隐变数理论的成立意味着量子相关性呈线性变化。但是根据量子力学理论,量子相关性应呈角度的余弦 cos θ {\displaystyle \cos \theta } 变化。重要关键是,实际纠缠实验结果支持量子力学理论的预测。

贝尔推导出定域实在论会产生的结果。在这导引内,除了要求基本的一致化以外,不做任何其它特别的假定,贝尔发现的数学问题,很明显地不同于量子力学的预测,更不同于稍后得到的实验观测结果。这样,贝尔定理排除了定域隐变数为量子力学的可信解释,虽然非定域隐变数理论的大门仍旧敞开无碍。贝尔结论:

某些理论为了确定单独测量的结果,严格要求将额外参数加入量子力学,并且要求这动作不改变统计预测。对于这些理论,必定存在着一种机制,使得一台测量仪器的运作设定值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台测量仪器的读值,不管两台仪器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此外,涉及这机制的讯号必需瞬时地传播抵达,所以,这些理论不具有洛伦兹不变性。

这些年来,有许多实验企图验证贝尔定理,并得出贝尔不等式被违背的实验数据。但很多关于这些实验的不足之处都已被找到,包括“侦测漏洞”、“通讯漏洞”等等。由于科技的进步,实验也逐步的改良,更能够针对这些漏洞给予补足。截至公元2014年,没有任何实验能够完全地补足这些漏洞。当时的物理学家相信,完美的贝尔定理实验可以在5年内出现,主流量子力学教科书也已将贝尔定理视为基础物理定理。但是,没有任何物理定理能够毫无疑问的被接受;仍有些物理学者反驳,贝尔定理隐藏的假定或实验漏洞否定了理论的正确性。

公元2015年,台夫特理工大学的罗纳德·汉森等人在《自然》的封面文章表示,成功关闭所有漏洞,表明量子理论比定域性隐变量理论更准确地描述量子纠缠现象。

以下列出一些专门为一般读者所撰写、涉及贝尔定理的著作:


相关

  • 临床化学临床化学(英语:Clinical chemistry,亦被称为化学病理学、临床生物化学或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病理学的领域之一,主要注重体液的分析。使用简单化学方法检测血液和尿液的学科是在19
  • 达尔文学说达尔文主义是与生物演化有关的一系列运动和概念,其中也包含与查尔斯·达尔文无关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尔文主义”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取决于谁在使用这个词语。在美
  • 焦磷酸酶焦磷酸酶(英语:Pyrophosphatase)是作用于双磷酸键上的酸酐水解酶。例子包括了: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
  • 马塞尔·帕尼奥尔马瑟·巴纽(法语:Marcel Pagnol,又译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年2月28日-1974年4月18日),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电影导演。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的奥巴尼市。父亲乔瑟夫·巴纽(Joseph Pagn
  • 理查德·贝尔曼理查德·贝尔曼(英语:Richard Bellman,1920年8月26日-1984年3月19日),美国应用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动态规划的创始人。贝尔曼先后在布鲁克林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学习数学。
  • 德宗景皇帝清朝第11位皇帝光绪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名载湉(满语:ᡯᠠᡳ ᡨᡳᠶᠠᠨ,穆麟德:Dzai Tiyan,太清:Zai Tiyan),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第11位,也是自入关以来的第九位皇帝,同时是中
  • 布卢姆茨伯里坐标:51°31′34″N 0°07′04″W / 51.5262°N 0.1178°W / 51.5262; -0.1178布卢姆茨伯里(Bloomsbury),是伦敦市区内的一个地区,行政上属于卡姆登区的管辖范围,位在内伦敦的西北
  • 萨拉多河萨拉多河(西班牙语:Río Salado)是南美洲阿根廷的河流,河道全长1,500公里,从发源地萨尔塔省流经数个省份,最后在圣大非省内流入巴拉那河。河道上游被称为茹拉门图河(Juramento Rive
  • 焦特布尔焦特布尔(印地语:जोधपुर,拉丁字母转写:Jodhpur,又译久德普、久德浦、焦特布尔尔、鸠得普、焦特普尔、焦得浦尔、佐德浦尔)为印度拉贾斯坦邦第二大城市。
  • 吴刚 (神话)吴刚,中国民间故事和道教人物。以“吴刚伐桂”故事闻名,吴刚被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永无休止。这一故事源自唐朝,有多个版本。唐朝人段成式所作《酉阳杂俎·天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