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腓

✍ dations ◷ 2025-09-02 09:46:07 #怀特腓
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2月27日-1770年9月30日)是基督教大觉醒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循道宗的共同创始人。怀特腓德1714年12月27日生于英国格洛斯特,12岁时已发挥演说及表演长才。1732年进入牛津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在大学时悔改信耶稣基督。1733年结识约翰·卫斯理,受循道宗影响开始操练禁欲。1736年被按立为英国国教牧师。1738年抵达美国乔治亚州,在各殖民据点巡回布道、提供民生补给品。同年回到英格兰,为他在乔治亚州创立的孤儿院募款。1739年展开室外布道行动并第二次登陆北美洲巡回讲道。 1741年再次返英解决与约翰.卫斯理之间的鸿沟。同年结婚,10月第三度登陆北美洲,健康状况堪忧。1748年返抵伦敦,解决英国循道派的内部纷争,并向贵族传福音。1750年代积极呼吁:黑奴也有宝贵灵魂。1751年,在怀特腓德支持下,美国乔治亚州恢复本已废除的奴隶制度。1760年代身体状况已极度恶劣,仍坚持巡回布道为主得灵魂。1764年准备扩大孤儿院事工,设立学院。1770年9月30日晚上,于北美马萨诸塞州友人家的楼梯平台讲道,随即因身体不适而去世,传道三十四年,享年56岁”。他接续富瑞林好生、吉尔伯特.田内特、爱德华滋所点起的复兴之火,把复兴运动引至最高潮。卫斯理的着重在英国的事工,而怀特腓德在则是在北美;当时的北美殖民地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曾听过他讲道,他声音宏亮表情生动,在竟可一次吸引两万人同时聆听,在大众传播工具尚未发明前,竟能有百万人听过他讲道。他的事奉除了英国、威尔士之外,他七次横越大西洋至北美洲,十五次去英格兰,二次去爱尔兰布道。他的神学思想受加尔文主义影响,谨守预选说教义,遂无法与卫斯理兄弟合作,于是组成“加尔文循道宗”(Calvinistic Methodism),虽然分道扬镳仍然彼此敬重。他的神学以英国清教徒对原罪、因信称义及重生等议题为中心。他强调“因信称义”的真理,器重圣洁敬虔并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他提倡信徒事奉,注重生活实践,坚持传福音给美洲的黑奴,并且设法改善黑奴生活。怀特腓德除了有传福音的热忱,也强调教育的重要,在美国协助三所大学的成立:普林斯敦大学、宾州大学及达特茅斯学院。在乔治亚州成立“毕士大孤儿院”,用33年的时间辛苦募款照顾孤儿所需。他讲道是即席式的讲道,不像多数传道人念稿式的讲道;他措词直接易慬流露对失丧灵魂的真情;虽然他表达的神学思想不似爱德华滋般深入,但他的宗教言论却能使十二岁的孩子都听得明白,他的演说功力可见一斑。怀特腓德的讲道被广泛赞誉为激发他的听众的热情。他的一生当中有许多篇讲道、信件和期刊都被出版。他也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声音铿锵有力而且擅长即兴演说。他的声音也非常有感染力,人们说光是听到他讲到〝美索不达米亚〞就掉眼泪了。他的期刊原本只打算私人传播,第一次被出版是由汤玛斯‧库柏发行的。詹姆斯•赫顿则出版了怀特腓德批准的版本。他的生气勃勃和“太过使徒性的”语言被批判;他的期刊在1741年之后就不再发行。怀特腓德在1744-45年间准备了一笔新的预付款,但是它直到1938年才被出版。19世纪传记一般参考他的早期作品〝上帝对乔治‧怀特腓德牧师之带领的简短叙述〞(A Short Account of God's Dealings with the Reverend George Whitefield, 1740),包含了他的生活到他按立牧师。在1747年,他出版了〝上帝对乔治‧怀特腓德牧师之带领的进一步叙述〞(A Further Account of God's Dealings with the Reverend George Whitefield),包括的时期从他按立牧师到他第一次旅行到乔治亚。他的一个编辑活泼的版本的期刊,以及自传式的记述在1756年出版。

相关

  • 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德米特里·约瑟福维奇·伊凡诺夫斯基(俄语:Ивановский, Дмитрий Иосифович,1864年10月28日-1920年6月20日)是一位俄国植物学家。是病毒的可滤性的发
  • 晶体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
  • 尿酸尿酸是含有碳、氮、氧、氢的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H4N4O3。尿酸在人体内是嘌呤的最终代谢物。爬虫类和鸟类会将代谢废物氨转换成尿酸在粪便排出。尿酸是强抗氧化剂,在有些灵
  • 缓激肽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
  • 小巢状麹菌Emericella nidulans小巢状麹菌(学名:Aspergillus nidulans),又称为构巢曲霉、构巢曲霉或钩巢曲霉等名称,有一异名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是属于子囊菌门的一种丝状真菌。
  • 竞争排除原则竞争排除原则(也称竞争排斥原理或高斯定理)在生态学里指的是,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是不能长时间地在同一个生态区位生存。因为两者之间会展开竞争,导致其中的一方获胜,可以留在原
  • 薛氏点薛氏点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红细胞血液学病变, 薛氏点仅发现于被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中。德国生物学家威廉·薛夫讷(德语:Wilhelm Schüffner)于1904年首次对其
  • 量子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
  • 1896年雅典奥运会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Ière olympiade;希腊语:οι Αγώνες της 1ης Ολυμπιάδας,Therinoí Olym
  • 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署(英语: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缩写为 IEA;法语:Agence internationale de l'énergie)是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74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应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