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变色

✍ dations ◷ 2025-05-19 09:41:40 #变色效应,光化学

光致变色是指通过吸收电磁辐射使化学物质在两种形式之间进行可逆的转化,且两种形式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通常,这可以描述为暴露于光线时颜色的可逆变化。

光致变色不具有严格的定义,但它通常用于描述经历可逆光化学反应的化合物。光化学反应被称为“光致变色”,其所需的变化程度是可由肉眼观测的,但实质上光致变色反应和其他光化学之间没有分界线。因此,虽然偶氮苯的反式 - 顺式异构化被认为是光致变色反应,但是二苯乙烯的类似反应并不是。

光致变色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太阳镜的变色镜片。光致变色技术的最大限制是材料在承受数千小时的户外暴露后不够稳定,因此目前此类产品不适合长期的户外使用。

光致变色染料的转换速度受染料周围环境的刚性大小影响。因此,它们在溶液中转换最快,在刚性环境中转换最慢。 据报道,在2005年,研究人员将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柔性聚合物(如硅氧烷或聚丙烯酸丁酯)附着到染料上使得它们能够在刚性透镜中更快地切换。

光致变色技术已广泛用于超分子化学中 。它已被证明是分子开关的组成部分。

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进行数据存储的可能性最初由Yehuda Hirshberg于1956年提出。 从那时起,各种学术和商业团体进行了许多调查。特别是在3D光学数据存储领域,其前景十分被人看好。

可逆的光致变色材料也可以应用于玩具、化妆品、服装等领域。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让光致变色材料与永久颜料结合使其在所需颜色之间变化。

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太阳能开发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富集系统。在该系统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光致变色材料。

光致变色是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 以色列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Yehuda Hirshberg才提出“光致变色”一词。

相关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英语词典》(英语: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卷词典,截至2005年11月30日,该词典收录了301,100主词汇,字母数目达3亿5千万个。词典亦收录了157
  • 倒摄认知倒摄认知(Retrocognition或postcognition)又译后瞻、溯知,是指“不能用常规手段了解或推断的对过去事件的认知 ”。该术语由弗雷德里克·威廉·亨利·迈尔斯(英语:Frederic W. H.
  • 牛油果鳄梨(学名:Persea americana),又称牛油果、油梨、樟梨、酪梨,是一种生长于热带的樟科树的果实,这种树也被称为鳄梨。长期以来它的原产地都被定为墨西哥中南部地区,但后来有考古发现
  • 辐射率光源的辐射率,是描述非点光源时光源单位面积强度的物理量,定义为在指定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和垂直此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记为 L
  • 对虾明虾(学名: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又名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对虾、东方对虾、中国对虾、海捕大虾、在日本被称为“大正虾”。因为雌性偏青、雄性偏棕黄,又称为青虾、黄虾。
  • 自杀 (消歧义)Suicide通常指自杀(英语:Suicide),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此外,suicide还可以指:集体自杀指一群人为了同一目的而自杀或互相杀害。
  • 2009年苏格兰羽毛球国际赛2009年苏格兰羽毛球国际赛为第91届苏格兰羽毛球公开赛,属世界羽联国际挑战赛级别,亦是2009/10赛季欧洲羽联巡回赛的其中一站。本届赛事于2009年11月18日至11月22日在苏格兰格
  • 卡尔·冯林德卡尔·冯林德 (德语:Carl Paul Gottfried Linde, 1842年6月11日-1934年11月16日)是一位德国发明家,科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发现了林德-汉普逊循环,发明了首台气体分离机,这一项发明
  • gbrainy2007年8月22日 (2007-08-22)gbrainy是一个为GNOME设计的智力游戏,属于教育软件,旨在激发大脑潜力,授权协议是GNU GPL。使用C#编写,基于Mono并移植到Sugar图形环境以及Microsoft
  • 葛拉兹亚迪奥商学院葛拉兹亚迪奥商学院(英语:Graziadio Business School),是佩珀代因大学的研究生商科项目。拥有超过14万4千位校友,是南加州最大的商学院之一,也被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AACSB)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