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索氏提取器
✍ dations ◷ 2025-08-07 21:26:16 #索氏提取器
索氏提取器(英语:Soxhlet extractor)是一种在1879年由Franz von Soxhlet(英语:Franz von Soxhlet)发明的实验仪器。它最初的设计是为了从固体中提取脂类化合物,但是,索氏提取器不仅仅可以用来提取脂类。一般来讲,如果待提纯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有有限的溶解度而杂质不溶于这种溶剂,就可以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提取(因为如果待提纯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很高,则通过过滤就可以与不溶的杂质分离)。一般来讲,样品是放在用很厚的滤纸制成的筒中,然后整个筒被放在索提的套管中。索提会被放在装有萃取溶剂的烧瓶上,而索提的上方会有一支回流冷凝管。溶剂会被加热而进行回流,溶剂会通过蒸汽路径上行并流入套管,浸润固体。冷凝管保证了所有溶剂蒸汽都会被冷却而回到套管中浸润固体。套管会逐渐被热的溶剂充满。一些待提纯物质会逐渐溶解在热溶剂中。当索提的套管近满时,溶剂就会自动地顺着虹吸管流出,重新进入烧瓶进行蒸馏。这个循环会进行很多次,甚至可能会达到数小时或数天。在每个周期中都会有一部分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许多周期后这些化合物就会主要集中于烧瓶。这套装置的优点是虽然有许多批溶剂通过样品,但实验结束时只需回收一批。提取之后溶剂被移除(通常通过旋转蒸发仪)来提取溶解的化合物。那些不溶的固体物质留在提取器中,一般就废弃掉了。William B. Jensen曾经提到最早通过多次让热的溶剂通过有机物来提取的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Franz von Soxhlet(英语:Franz von Soxhlet)之前,法国科学家Anselme Payen(英语:Anselme Payen)也曾在19世纪30年代对有机物的提取做出过贡献。
相关
- 日本酒日本酒(日语:日本酒/にほんしゅ Nihon syu),指日本传统的酒精饮料,一般用来特指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酒类,清酒。主要以米为原料,以日本传统制法制成,属于酿造酒。以日本特有制法制成的
- 水银电池水银电池(英语:Mercury battery),亦可称为锌汞电池,是一种以锌为负极、氧化汞为正极、氢氧化钾为电解液的原电池。水银电池放电平稳、开路电压也非常稳定、易保存且有相当高的体
- 艺术古希腊艺术,是指盛行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世界以及附近地区的艺术,古希腊艺术被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古希腊神话中的人
- 日本-琉球语系日琉语系,或者称作日本-琉球语系,是学者提出的一个语系,包含日语和琉球语两大分支。日琉语系这个概念由美国的日本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琉语系的所有语言的祖语都是原始日本
- 附着语素附着语素(英语:Clitic;源自古希腊语:ἐγκλιτικός“倾斜”)是一个词法学概念,上指在句法作用有如一自由词素,在语音学上却表现出规范语素特性的语素,其发音必须依附于前面或
- 真空厕所真空厕所是厕所的一种,透过冲厕系统产生的气压差,以气吸形式把便器内的污物吸走,以达至减少使用冲厕水的目的。真空厕所多见于缺少冲厕水的环境,如民航客机、邮轮、旅客列车等。
- 脑波脑波(英语:brainwave)是指人脑内的神经细胞活动时所产生的电气性摆动。因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故称之为脑波。用一句话来说明脑波的话,或许可以说它是由
- 闪米特人闪米特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环戊烷多氢菲核Diels烃,学名3'-甲基-1,2-环戊烯并菲,一种固体(常温下),分子式C18H16,熔点126~127°C。在甾体化学的早期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1927年狄尔斯发现,所有的甾族化合物用硒在360°C处理
-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或 acute leukaemia),是白血病的一种临床分类,特征是不成熟白细胞剧增,恶性细胞的剧增和扩散,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