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科尼氏综合征

✍ dations ◷ 2025-02-23 16:39:35 #氨基酸代谢紊乱,肾脏疾病

范康尼氏症候群(Fanconi syndrome、范科尼氏症候群、范科尼氏综合征)是一种肾脏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的疾病, 病征在于其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磷酸盐和碳酸氢盐被传递到尿液,而不是被重新吸收。范康尼氏症候群影响肾单位的近曲小管,而近曲小管是用来处理流体是通过肾小球过滤管部的第一部分。而范康尼氏症候群可以由药物或重金属所产生或引起。

不同形式的范康尼氏症候群可能影响近曲小管的不同功能,并导致不同的并发症。碳酸氢盐的遗失会导致"第二型范康尼氏症候群"或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而磷酸盐的损失会导致骨骼的佝偻病(即使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因为磷酸盐是必要的骨骼生长元素。

范康尼氏症候群以瑞士儿科医生桂多·范康尼(Guido Fanconi)命名;可能为用词不当,因为范康尼本人从来没有识别出这一个症候群;虽然如此,如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情况下,习惯以第一个注意到此症状整体发生综合征之人而来命名。

范康尼氏症候群不应该被混同于范科尼氏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范康尼氏症候群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

范康尼氏症候群可以区分为来源不同的病症;可以是遗传性或先天性(Congenital disorder),及后天性。

胱胺酸症是在儿童中的范康尼氏症候群最常见的病因。

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因故而得到这种疾病。

另外一个原因是短期内服用过量药物,导致肾小管功能异常。

儿童范康尼氏症候群的治疗主要包括替换尿中(主要成分是流体和碳酸氢盐)失去的物质。

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代谢、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医学导航:泌尿系统

解剖/生理/发育/细胞

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

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又称腐烂、腐败,是指动物蛋白质及其有关之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而且回到大自然物质循环的过程,特别是由缺氧微生物和腐化细菌。分解是一个大自然经常进行且非常重要的过
  • 埃雷特里亚埃雷特里亚(英语: Eretria /əˈriːtriə/; Greek: Ερέτρια; 语意: 桨手的城市 "city of the rowers" )是希腊艾维亚岛上一个城镇,面向艾维亚海峡中的阿提卡的海湾。埃
  • 小亚基核糖体小亚基(英文:Ribosomal Small Subunit,简称“SSU”)是核糖体中较小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小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大亚基共同构成。小亚基在核糖体翻译过程中
  • 驼背脊柱后凸(Kyphosis),俗称驼背,是一种常见的后背隆起脊柱疾病。有多种原因会导致脊柱后凸,如关节炎,发育不良,坐立姿势不正确等。背部矫正带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固相合成固相合成是指一类在固体表面上进行的化学合成,本意指有机固相合成,广义的固相合成也包括无机固相合成。无机固相合成一般用来合成有特定晶型的无机晶体。有机固相合成中,采用固
  • 疏水效应疏水效应(英语:Hydrophobic effect)又称疏水性效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一种性质,会使这些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自我聚集(self-associate)的特性。例如油在水中会呈现与水分离的现象。此
  • 1910年大火1910年大火(英语:Great Fire of 1910,也称为Big Blowup、Big Burn或Devil's Broom fire)是美国的一场野火事故,燃烧面积达3 × 106英亩(12,000平方千米),发生地点位于华盛顿州东北
  • 宋代宋代音系指宋朝时期流行于中原地区(开封、洛阳)的汉语音系,可能是当时全国通用语的基础。宋室南渡之后,陪都临安(现在的杭州市)可能也通行类似的语音。宋朝官方先后修过几本韵书,但
  • 冰点熔点、液化点(M.P.)是在大气压下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不过,与沸点
  • 安德鲁·卡内基安德鲁·卡内基(英语:Andrew Carnegie,1835年11月25日-1919年8月11日),20世纪初的世界钢铁大王。生于苏格兰,父亲是纺织工人。12岁时因生活太过艰难,随家人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