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分类标志

✍ dations ◷ 2025-04-26 13:27:16 #塑胶分类标志
塑料分类标志(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或称合成树脂识认码、塑料材质编号、塑料材料编码与塑料编码,是美国塑料工业协会(英语: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于1988年所发展出来的分类编码方式。绝大多数的塑料皆可回收,但需要因它们不同的聚合物种类而分类。由于挑选、搜集、清洁与再加工的困难性和昂贵的价格,目前经济上只能够应付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聚氯乙烯宣称可以被回收,但事实上它不是单一材料,而是广泛含有各类有毒的添加物来应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备注:现在各种添加剂已经有无毒的配方,取代过去所使用的含重金属与环境贺尔蒙之添加物。)热塑性塑料可以重新加热熔塑,但是热固性塑料只能够压碎当作绝缘物。塑料分类标志的符号包含了顺时针转的箭头,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并将编码包围于其中。通常在三角形之下会标上代表塑料材料的缩写。当该标志的编码被省略时,这个符号就变成通用的循环再造标志,用来指称一般可回收的材料。在这个状况下,其他的文字与标记将用来指称使用过的材料。使用循环再造标志加上塑料材料编码持续地使得消费者误以为这些塑料是可以被迅速地回收的。在美国大多数的社区中,在重复利用与资源回收计划里只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是可以被收集的。但有一些地区,如市场,则是增加可以收集的塑料种类范围。在被误解的传闻中,塑料材料编码的数字曾被错误地代表这个材料被回收的难度或代表这个材料被回收的频率。Unicode的编码标准也包括了塑料分类标志,编码自U+2673至U+2679。而其基础的循环再造标志则被编码为U+267A。。在2007年,加州考虑立法为聚乳酸(PLA)增加编号“0”的分类标志,但其后这一项规定在法案通过之前已被删除。5号聚丙烯(PP)的盖子6号聚苯乙烯(PS)的杯盖7号聚碳酸酯(PC)的碗食品过程使用到食用油,除须考虑材质之耐油脂特性外,过程温度不要超过耐热温度。

相关

  • 双链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白令陆桥白令陆桥(英语:Beringia,俄语:Берингия)位于白令海,伸延至极限时长达1600公里。白令陆桥连接现今的美国阿拉斯加西岸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岸、更新世(前180万-前1万年)时连接的
  • 失业意指未获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获取工作的行动,但却没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
  • 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Francisco de Vitoria, Francisci de Victoria,(1480年-1546年))西班牙神学家,萨拉曼卡学派始祖。
  • real-time 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英语: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萤光染剂侦测每次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此实验法已被众多科学家采
  • 共同演化在生物学上,共演化是指“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因另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变化而随之变化”。共演化可以发生在许多生理学上的层次,如微观下蛋白质中氨基酸之序列,如巨观下不同生物的性状
  • 神兽属陆氏神兽(学名:Shenshou lui)是一种生活在约1亿6000万年前的小型哺乳动物,其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的髫髻山组地层。该动物体重约300克。有2对门齿、3对前臼齿、4对臼齿,多个尖
  • 隐藻隐藻门是一大类的藻类,大都具有色素体,淡水中常见。细胞大小约为10-50微米,形状扁平,有两个稍微不等长的鞭毛。一个著名特征是有红藻寄生于其细胞中,形成一种内共生关系,并把藻胆
  • 猛犸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古哺乳动物,是长鼻目象科中特化的一类象,属于猛犸象属(学名:Mammuthus),大小近似现代的象,周身覆盖有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猛犸象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