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衡盎司

✍ dations ◷ 2025-10-22 14:18:28 #贵金属,质量单位

金衡盎司(英语:,简称或)是一个英制质量单位。在现代社会最常用于衡量贵金属的质量。一金衡盎司目前的精确定义是0.0311034768 kg或31.1034768 g。一金衡盎司大约等同于1.09714的常衡盎司。

金衡盎司是金衡制的一部分,其诸多方面是间接来自于罗马货币(英语:Roman currency)。古罗马用不同重量的青铜条当作货币。一重铜(英语:aes grave)重量等同于1磅重。一重铜的十二分之一称为,即英语中的“盎司(ounce)”。后世规范将盎司改成1/16磅(常衡盎司),但金衡盎司,即1/12的金衡磅(一金衡磅比一常衡磅还轻),这项比例一直维持作为贵金属的衡量。在480格令,金衡盎司比常衡盎司还重,常衡盎司是437.5格令(精确定义),金衡盎司重了约百分之十,即重了2.753953675 g(精确数字)。

为了长久维持纯度标准和普遍度量,在贵金属(例如金、铂、银)的秤重和计价中,金衡盎司一直维持在常衡盎司之上。同样地,在金衡与常衡系统中皆相同的格令,仍在射箭中被用来衡量箭与箭头的重量,以及在弹道学中用来衡量炮弹与推进剂的重量。金衡盎司与格令在医学长久以来使用的药衡制(英语:apothecaries' system)曾很普遍。但现今大多以毫克取代之。

“troy”这个名字在1390年首度被证实。虽然常常跟法国城市特鲁瓦中的一处市集连结在一起,这故事可能是在18世纪被发明出来。

金衡盎司在今日的使用实质上是与英制单位中的金衡盎司(1824-1971)相同,在1828年5月19日的国会法案中,被美国采用作官方的造币重量标准。英制单位中的金衡盎司(普遍简称作英制金衡盎司)是根据1824年和1707年之前的英格兰金衡盎司,并且实质上也与其相同。(1824年采用英制重量单位系统,1707年通过联盟法案创造了大不列颠王国)英格兰金衡盎司正式采用作官方造币是在1527年。金衡盎司自约1400年时开始被英格兰私营机构所使用。在此之前,在欧陆上使用各种不同的金衡盎司。

相关

  • 交叉学科科际整合(英:Interdisciplinarity),或译交叉学科、学科间研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科际整合的项目通常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
  • 社会学史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傣历傣历(泰语:ปฏิทินจันทรคติไทย),又称为祖腊历、摆夷历,傣语音译称作“祖腊萨哈”、“朱腊萨哈”或是“萨哈拉乍”,是傣族的历法。傣历纪元纪时法最早使用于约800
  • 菲尔·柯林斯菲利浦·大卫·查尔斯·柯林斯(英语:Phillip David Charles Collins,1951年1月30日-)生于伦敦,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则是他广为人之的名字,是当代英国摇滚乐与流行音乐的乐手。
  • 知床国立公园知床国立公园为日本北海道知床半岛上的国立公园,面积38,633公顷。于1964年6月1日成为国立公园。范围跨越斜里郡斜里町和目梨郡罗臼町,茂密的原生林覆盖了多数区域,并有野生动物
  •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年1月12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哲学家,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史和神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目前
  • 大学问《大学问》,为明朝大儒王守仁的重要著作,也是阳明学的重要典籍。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其主要致力阐发“万物一体之仁”。文本采用语录体。王守仁学生钱德洪在将《大学问》收入王守
  • 文化唯物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涉及到两方面的学术研究:除了同样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外,二者之间是很难找到确切的联系和影响的。文化唯物主义作为人类学研究方向最早是由马文·哈里斯在他的
  • 滇藏点地梅滇藏点地梅(学名:)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下的一个种。
  • 科莫多国家公园科莫多国家公园(印尼语:Taman Nasional Komodo)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东努沙登加拉省和西努沙登加拉省的交接地带──小巽他群岛地区。 科莫多国家公园包括科莫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