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袋貂

✍ dations ◷ 2025-08-14 08:38:54 #斑袋貂

斑袋貂(),又名短尾斑袋貂,是分布在澳洲及新畿内亚的一种有袋类。当地人常将它们作为宠物,并将其称为卡斯卡斯(Cuscus),而它的皮毛也常会被当地部落人们用于传统服饰的制作之中。同时该动物的(尾)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当地部落广泛用于祭祀或举行仪式时使用,尤其为当地食人部落所青睐,其(尾)毛为其举行仪式时必用道具。

斑袋貂约有家猫的大小,重1.5-6公斤,长35-65厘米,尾巴长32-60厘米。它们的头很圆,耳朵细小及隐藏,毛皮很厚,尾巴可以帮助攀树。它们的眼睛呈黄色及橙色至红色。四肢强壮及有五趾,除了第一趾外,所有趾都有弯曲的爪。后脚的第二及第三趾关节的皮肤融合,但爪则分开,这些细小的爪可以用来清洁自己。前脚的第一及第二趾与其他三趾相对,可以帮助它攀树时抓住树枝。脚掌无毛及有纹,也可以帮助它抓住树枝及食物。后脚的第一趾没有爪及相对的。

斑袋貂的毛皮很厚,会随着年龄、性别及分布地而有不同的颜色。雄袋貂一般都是灰色或褐色,背上有斑点,腹部白色。雌袋貂一般都是白色或灰色,没有斑点。不过一些雄袋貂及雌袋貂是完全白色的。幼袋貂在1岁达至性成熟前会有一系列的颜色转变。毛色有红色、白色、浅黄色、褐色、浅灰色及黑色。它们背部没有斑汶。

斑袋貂的长尾巴很独特。尾巴近身体的部分有毛,而尖端内侧则有鳞片。

斑袋貂一般很害羞,所以在北澳大利亚很少见到。它夜行,晚上猎捕食物,白天在树上自建的平台上睡觉。有时它们也会在树洞,树根下后岩石滩中休息。

它独来独往。碰到其他同类时,尤其是两个雄性,经常会起冲突。

斑袋貂全年也会交配,有多个伴侣,且会在树上示爱。妊娠期约13日,幼袋貂会待在母亲袋里6-7个月。雌袋貂的育幼袋内有4个乳头,每胎最多可产3只幼袋貂。.每只幼袋貂出生时轻于1克。它们的寿命可达11岁,约于1岁就达至性成熟。

斑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约克角地区特有的负鼠类物种,属夜行性动物,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主要以浆果树叶为食,偶尔也捕食昆虫。

相关

  • 格雷德卡罗琳·维德尼·卡罗尔·格雷德(英语:Carolyn Widney "Carol" Greider,1961年4月15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教授。她因为“发现端粒和
  • 锺正明锺正明(1952年-),出生于台湾的美籍华人细胞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病理系。锺正明双亲皆受过高等教育,其父亲锺有成是台湾日本统治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医学
  • 头罗曼头罗曼(?-517年)也作多罗摩那,拖拉曼那,是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嚈哒在印度的统治者。约465年,嚈哒占据犍陀罗,任该地“特勤”(即总督)。从470年开始,他以犍陀罗为中心,进攻笈多帝国,逐渐
  • 乔治·桑乔治·桑(Georges Sand,1804年7月1日-1876年6月8日),原名阿曼蒂娜-露西-奥萝尔·杜班(Amantine-Lucile-Aurore Dupin),是19世纪法国女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报纸撰稿人。她是
  • 克利夫兰克利夫兰国家森林(英语:Cleveland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占地460,000英亩(1,900平方千米),大部分植被是浓密常绿阔叶灌丛,也有少许河岸林(英语:riparian),林区内多为地中
  • 王政复古大号令王政复古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宣告江户幕府废止、明治新政府成立的政变。在此之前,王政复古也是长州、萨摩等藩讨幕派的理念。江户时代末期,黑船来航
  • 相似三角形如图,三个对应的内角的角度都一样(但边长大小不需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或: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称为“相似三角形(similar triangles)”,其对应边之比称为相似比;两个相
  • 1912第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V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Ve Olympiade,瑞典语:V Olympiaden),是一场于1912年5月5日至7月2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综合
  • 撒哈拉 (消歧义)撒哈拉(Sahara)可能意指下列的人事物:
  • 最佳动作设计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是每年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