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序幕:木刻版画本》(英语:)是一部由美国艺术家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1905-1985年)于1933年创作的无字小说,当中包含30幅木刻画(英语:Wood engraving)。该作品是沃德创作的六部无字小说中的第四部作品,以一种沃德于欧洲学习木刻术(英语:Wood engraving)期间发现,并受法朗士·麦绥莱勒和奥托·努克尔(英语:Otto Nückel)的作品影响下钻研的风格创作。这个象征丰富的故事讲述一个追求理想之美的雕塑家,但这个雕塑家忽视其邻居在大萧条深处挣扎的现实。与沃德早期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艺术作品相比,该作品中的版画采用了较柔和的装饰艺术风格。
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1905-1985年)是循道宗牧师、社会活动家哈里·F·沃德(英语:Harry F. Ward)(1873-1966年)的儿子。在沃德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年轻的沃德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他父亲对社会不公感兴趣的影响。1926年,沃德与作家梅·麦克尼尔(英语:May McNeer)结婚,二人及后前往欧洲,惟沃德曾于德国莱比锡花费一年时间学习木刻术(英语:Wood engraving)。他于当地曾接触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并曾阅读法兰德斯木刻艺术家法朗士·麦绥莱勒(1889-1972年)的无字小说作品《太阳(英语:The Sun (wordless novel))》(1919年)。
其后,沃德重返美国,并当一名自由插画师。1929年,他在纽约城偶然看到德国艺术家奥托·努克尔(英语:Otto Nückel)的无字小说《命运》(1926年)。该作品令沃德获取灵感以创作一部属于自己的无字小说——《上帝之人》(1929年),及后他亦著有《狂人之鼓》(1930年)和《野外朝圣》(1932年)。1931年12月,沃德和麦克尼尔为Equinox Cooperative Press的九位联合创办人之二,并致力于亲自参与书籍编纂工作。
该书以一段梦境片段揭开帷幕——一个雕塑家在一朵象征“美”的花前崇拜。雕塑家努力在一个理想化女子的雕塑中捕捉自身对美的看法。在他对艺术的追求中,他忽略了其周遭的现实,以及1930年代大萧条对他所遇到的人所带来的损失——一个遭丈夫揍打的邻居、充满暴力的社会抗议、主张武力外交的(英语:Jingoism)国家主义者,以及酗酒。当他回到其雕塑室尝试逃避这一切时,却遭火焰所吞没。
沃德于作品中重提于首部无字小说《上帝之人》(1929年)所探索的主题——在文化衰落中的艺术家,并打算透过该作品评论大萧条时期如何影响自《上》以来的形势:无休止的裁员、罢工、停工和政治炒作往往于新闻报道中被提及。对沃德而言,“无可避免,公民的两极分化开始了”。
沃德在该书采用一种较柔和的装饰艺术风格,与早期作品中采用、棱角分明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有所不同。他在全书中使用不同的象征,例如以旋转的蜘蛛网表达时光流逝、以消防栓流露街头暴乱的情绪、以高耸的城市建筑象征资本主义,及以旗帜象征爱国主义等。花是全书中最重要的象征,代表着艺术家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但他对周遭的骚动却无动于衷。
沃德为该书制作了30幅木刻画(英语:Wood engraving),大小由5乘3英寸(12.7乘7.6厘米)至51⁄4乘31⁄4英寸(13.3乘8.3厘米)不等。该书于1933年由Equinox Cooperative Press(即沃德联合创办的书籍编纂合作社)出版,而其初版亦为该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籍——印量仅920本,且透过印刷原始雕版而成。该书的法式折页及金箔书脊均由手工装订而成。该书定价适中,销量甚佳,亦为出版社带来营利,以维持该社的其他书籍出版计划。
该书的评价毁誉参半。评论家E·L·廷克(E. L. Tinker)欣赏沃德的视觉技巧,但因沃德常常重复故事情节而感到不屑——主人翁“对社会不公的反抗、他对性的痴迷、其屈服荡妇后的自我厌恶,以及其最后的幻灭”。木刻师约翰·德波尔(英语:John DePol)认为《百万年序幕》是其最爱的沃德无字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