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眼

✍ dations ◷ 2025-11-12 12:01:17 #眼睛,宗教象征,共济会

上帝之眼,也称普罗维登斯之眼(英语:Eye of Providence)、理性之眼(英语:Eye of Logos)和全视之眼(英语:All-seeing Eye),常见的形式为一颗三角形的云及万丈光芒所环绕的眼睛,以出现在美国国徽及一美元纸币的背面而广为人知。

理性之眼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源自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法中,眼睛图案(通常包围在三角形内)被部分人猜测象征着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但基督教圣经中并无有关论述。和现在常见形式较接近的理性之眼则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形式为一颗飘浮在空中的眼睛,有时会有云雾或光芒环绕。

1782年,理性之眼被加入美国国徽的背面,人们通常认为这个建议来自艺术顾问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国徽上的理性之眼位于未完成的金字塔上。这在2004年迪士尼的电影《国家宝藏》中被编为剧本。

现在,理性之眼通常会与共济会关联。眼睛的图案最早是在1797年作为共济会标准意象的一部分出现的。这个图案代表上帝的全视之眼,警示着共济会的所思所行都被上帝观察着。在共济会中,上帝被称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共济会早期的标志也是理性之眼,其上饰以云雾,其外为半圆形的光芒所包围,眼睛图案有时会被三角形包围,已相当接近美国国徽中出现的理性之眼。也因此一直有人盛传美国国徽之所以放置理性之眼正是由于当时共济会成员的野心与阴谋。然而,共济会中眼睛图案的普遍使用是在国徽创造后的14年以后。并且在国徽设计委员会的会员中,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人是共济会会员(他的设计方案并未被采纳)。许多共济会组织已明确拒绝和国徽的创造发生任何关联。

美国国徽背面的理性之眼

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

17世纪的理性之眼

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理性之眼

共济会早期的徽章

一美元纸币中的美国国徽

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的旧机构整体情报识别办公室(英语:Information Awareness Office)的徽章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环绕会场顶部的照明灯象征理性之眼

以色列最高法院大楼中顶部有圆洞的金字塔

越南高台教中的天眼

相关

  • 性学性学(Sexual science or Sexology),又称性科学,是关于人类的性表象的系统研究,包括人类的性趣味、性行为、性功能......性学一词通常不包含与性有关的非科学研究,比如社会批评及政
  • 俄勒冈医科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英语: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简称OHSU),又称为俄勒冈医科大学,创建于1887年,位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主校区坐落在该州最大城市波特兰市中心以
  • 创造力创造力,或创造性、才思,是一种基于概念工具及精神上技巧的人类精神现象而最终产生或发展为创意、启发及直觉的过程。从一个科学观点去看,创造性思想的产品(有时称作离散思维)通常
  • 柏林航空柏林航空(全称柏林航空服务两合公司,德语:Air Berlin PLC & Co. Luftverkehrs KG)是仅次于汉莎航空的德国第二大航空公司。 其总部设于柏林, 广泛经营从德国飞往地中海、加那利群
  • 心室纤维颤动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源自心房异位节律点,每分钟约发出激动波250~350个。其特征为P波外型相似且快速地出现,且呈锯齿状。因为这种激动波是源自于异位节律点,故称之为扑动波
  • 新洒尔佛散新砷凡纳明(英语:Neosalvarsan),又名新胂凡纳明、新洒尔佛散或新606,是一种合成化学治疗剂,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它于1912年上市,取代了毒性更大,水溶性更低的洒尔佛散,作为梅毒的有
  • 平地平地可以指:
  • 谜语谜语,指字面无法解释的语句,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需要推敲及猜测其答案。谜语又称为叟辞、隐语等,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周密的《齐东野语》说:“古之所谓
  • 斯波坎斯波坎 (Spokane,发音: i/spoʊˈkæn/ spoh-KAN)是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一座城市。她是华盛顿州第二大城市、西北内陆区的中心城市、美国西北部第三大城市。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
  • 镍的同位素镍(原子量:58.6934(2))共有24个同位素,其中有4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