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大振幅脉动变星(Blue large-amplitude pulsator,BLAP)疑似一种类型的脉动变星。它们非常罕见,光学重力透镜实验在调查10亿颗恒星之后,只有14颗属于这一类型。
蓝大振幅脉动变星是来自华沙大学的一组天文学家发现的,并于2017年6月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这本期刊上。当2013年在搜寻周期短于1小时的变星期间,检测到一颗周期为28.26分的变星,尽管它的周期较短,且振幅异常的大,但仍暂时分类为盾牌座δ型变星
在光学重力透镜实验期间,检测了10亿颗银河系的恒星,发现13颗具有类似特性的变星:周期在23-29分钟,近红外的振幅在10.19-0.36星等;颜色极蓝,暗示表面温度大约在30,000K左右,并且比主序星小。
此一类型恒星的特点是在半小时左右(20-40分钟),平均的亮度变化可以达到数十% 。对观测结果的详细分析,证实蓝大振幅脉动变星的温度约为30,000K,变异的原因是脉动。结构模型类似于巨星的模型 -96%的质量集中在只有整颗恒星半径20%的核心中。其余的质量在一个稍微皱褶,以快速脉动的包层,因此有大振幅的光度变化。
目前,这样的理论指解释了蓝大振幅脉动变星是如何建造,它们的亮度是如何变化,而关于恒星的形成只有假设。其中一种假设是这些恒星在演化的某个阶段,肯定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质量,以及像现在这样的热。科学家认为,这样的配置不能由一颗孤独的恒星演化而来。例如,一种可能就是一颗恒星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掠过。然后,黑洞剥夺了这颗恒星的外层,但正如科学家所暗示的,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另一种较可能的假设是这种天体可以在两颗低质量恒星合并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