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兰学家
✍ dations ◷ 2024-11-05 12:15:39 #兰学家
兰学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字面意思为荷兰学术,引申可解释为西洋学术(简称洋学)。兰学是一种透过与出岛的荷人交流而由日本人发展而成的学问。兰学让日本人在江户幕府锁国政策时期(1641-1853年)得以了解西方的科技与医学等等。借着兰学,日本得以学习欧洲在当时在科学革命所达致的成果,奠下日本早期的科学根基。这也有助于解释日本自1854年开国后,能够迅速且成功地推行近代化的原因。长崎出岛的荷兰商人是自1640年来唯一获日本政府容许在日经商的欧洲人,但他们的行动经常受到了严格的监视与限制。最初他们只准许一年赴日一次,并参见江户的大将军。这种经商后来成为把西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知识传入日本的途径。日本人从荷人购买和翻译了许多有关科学的书籍,获得了西方珍奇和工业制品(如时钟),以及西洋新发明的展示(如展示电动制品以及在19世纪初的热气球升空)。17-18世纪,荷兰可说是当时欧洲经济富裕和科技先进的国家之一,这些特定因素使荷兰在西洋学术传入日本的过程中占独特位置。当时,数千部有关兰学的刊物得以出版,并在日本人之间传阅,此外,日本在当时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如江户共有一百万名居民及许多大城市(如大阪和京都),为兰学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些大城市中,更有一些商铺专门向大众售卖西洋珍奇。第一期兰学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自1640年,日本政府打击基督教,并禁止传播西方书籍。一小群传统从事日荷翻译的人在长崎从事翻译工作和传播新事物。此外,荷人被要求在每年一次抵江户时,向大将军报告世界新近发生的大事及献上西方珍奇。最后,荷人在长崎的商行除了负责正式的丝绸及鹿皮贸易外,也准许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私人贸易”。于是,一个售卖西方珍奇事物的市场发展起来,集中在长崎一带。另外,由于荷人在出岛有常驻医生,一些日本政府高官往往在当地缺乏医生时向荷籍医生求诊;其中较为重要的医生为Caspar Schamberger,他向日本引进了一些医书、药物及治疗方法。虽然从1640年起外国书籍禁止传入日本,但及至1720年,该禁令在大将军德川吉宗下开始放寛。当时不但准许引入外国书籍,并把它们翻译成日文。其中,1787年森岛中良(日语:森島中良)出版的《红毛杂话》,记载了许多来自荷兰的知识(包括一些新事物,如显微镜、气球等)、讨论了西洋的医院和一些疾病的知识、列出绘画及铜板印刷的技巧、描述了制造发电器及大型轮船,及有关新近地理知识。1804至1829年间,幕府和寺子屋在全国各地开办学校更进一步传播西洋新知识,荷兰特使和科学家获准更容易地进入日本社区。譬如,德籍医生菲利普·弗朗兹·凡·西博尔德随荷兰外交团赴日与日本学者展开多次交流,他邀请了日本科学家向他们展示西洋科学,并向他们学习有关日本的知识与习俗。1824年,西博尔德获大将军聘请开办医科学校并收生五十人,他们帮助西博尔德有关植物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他的学校名为“鸣滝塾”,后来变成了约五十名兰学生聚会的地方。兰学运动的发展,逐渐涉及日本对外开放的政治问题。大部分兰学生鼓吹更进一步吸收西洋新知识和开放对外贸易,从而提开国力及推行现代化。在此时,兰学变得更成熟,并大力宣扬西洋各方面的先进知识。1839年,兰学生受到政府的打压,酿成“蛮社之狱”事件。这是由于兰学生们反对幕府在1825年所颂布的“异国船扫荡令(日语:異国船打払令)”,向靠岸的外国船〔荷兰除外〕进行炮击。而该事件的起因是由于1837年的莫里森号事件(日语:モリソン号事件),当时一艘非武装的美国商船因靠岸而遭到炮击。其后该令在1842年撤销。在幕末时代(1853年-1867年),日本结束锁国政策,兰学步向式微。当时政府派遣许多学生放洋留学,并聘用大量御雇外国人赴日向日本人教授新知识和担任顾问,促使日本成为迅速现代化的国家。一些人认为兰学使日本不至于完全与18-19世纪西洋科技进步脱节,令日本得以建立初步的科学基础。这种开放态度说明了自1854年日本开国后得以迅速现代化的原因。自1720年起,医学典籍纷纷从荷兰传入,并翻译成日文。在当时的医学界,传统汉医学者与兰学生之间发生激烈争议,引发一连串实验和解剖。西洋医术的精确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有许多新医书出版。譬如,1759年的《藏志》(藏,即脏,内脏)及1774年的《解体新书》,成为当中的参考典籍,后者更是由一些日本学者出版,包括杉田玄白。该书大概根据1734年荷文版的Ontleedkundige Tafelen写成,而荷文版亦由1732年德人Johann Adam Kulmus的Anatomische Tabellen翻译而来。1804年,华冈青洲实行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在乳癌手术(割除乳房)的全身麻醉。这项手术结合了中药和西洋手术的技术,比西洋学者Crawford Long,Horace Wells和William T.G. Morton发现并应用乙醚(1846年)和哥罗芳(1847年)作为全身麻醉早了四十年。1838年,绪方洪庵医生成立了一所兰学学校,名为“适塾”。有名的毕业生有福泽谕吉和大鸟圭介,他们后来成为推动日本现代化的关键人物。绪方在1849年著有《病学通论》,这是在日本首次出版探讨病理学的典籍。一些早期兰学家已开始涉猎西方在17世纪发展的物理学理论,譬如志筑家第八代的长崎荷语翻译家志筑忠雄,在完成首次系统性地分析荷语文法后,在1798年翻译了拉丁文版的物理学典籍Introductio ad Veram Physicam而成为《历象新书》。该书由英人John Keil写成,内容关于牛顿力学。志筑更创造了一些新的科学词汇,有些更沿用至现代日本,例如“重力”、“引力”、“远心力”(中文即离心力)及“集点”(即质心)等。另一位兰学家帆足万里,从一本日荷字典学成荷语后,在1810年出版了一本物理学手册,名为《穷理通》,主要集合十三本荷文书籍写成。约自1770年起,电学实验在日本普及起来。1745年,莱顿瓶在欧洲发明了以后,平贺源内在1770年从荷兰人首次得到类似的静电产生装置。1776年,他更将它改良。该装置中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当中的玻璃管与镀金棒摩擦而来的,并制造出许多电力的效果。这些发电装置被复制并获日本人采用,并称之为“エレキテル”(即摩擦起电器,荷文原为elektriciteit)。就像欧洲,该装置是用作好奇玩意,如在某物体上方产生闪光,或认为该装置在医疗上有帮助。在《红毛杂话》中,“エレキテル”被描写成能从人体中抽走闪光,用作治病的装置。在一些售卖西方珍奇玩意的商店,这款装置获大众青睐。这一类型装置后来被其他学者改良,如佐久间象山。日本首部电力学著作《阿蘭陀始制エレキテル究理原》由桥本宗吉(日语:橋本宗吉)写成,并于1811年出版。书中记载了许多电力学的知识,如发电装置、人体的导电性,及1750年富兰克林有关闪电的实验。
相关
- 时装摄影时装摄影是一种摄影类型,主要在呈现时装及相关配件。时装摄影常作为广告用,或是出现在像《Vogue》、《Vanity Fair》或《ELLE》等时尚杂志中。随着时代的不同,时装摄影也发展中
- 无菌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三立新闻台三立新闻台(英语:SET News Channel),简称“三立新闻”,是台湾三立电视旗下的电视新闻频道,1998年3月3日开播,是台湾多家24小时即时播出的新闻频道之一。原名SET电视台,后改为SETN,200
- 快速诊断测试快速诊断测试(RDT)是步骤简单可以快速进行,也可以快速得知结果的医疗诊断测试(英语:diagnostic test),适用于初步或是紧急的筛检(英语:Screening (medicine)),也会用在资源有限的医疗机
- 普安县普安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本地出产煤。当地小吃主要有臭豆腐,羊肉米线,牛肉米线等。普安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2个乡:盘水街
- 布朗氏综合征布朗氏综合征(Brown'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斜视症状,患部眼睛无法看较高的地方。布朗氏综合征可能是先天性障碍,也可能是后天的。布朗氏综合征是因为上斜肌无法正常动作,因此眼
-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测量样品的电位(potential)、电流和电阻(或导电度),以分析样品中待测物组成及浓度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是
- 新大陆新世界(英语:New World;拉丁语:Mundus Novus。中文也称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群岛后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新世界”(Mundus Novus)一词最初是在亚美利哥·
- 视觉皮层视觉皮层(英文:Visual cortex)是指大脑皮层中主要负责处理视觉讯息的部分,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人类的视觉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V1,亦称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以及纹外皮层(Extrast
- iasub0/sub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了原子构造的玻尔模型,其中电子环绕着原子核运转。模型中提及电子只会在特定的几个距离(视能量而定)环绕原子核运转。而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