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
✍ dations ◷ 2025-07-09 05:17:27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英语:US Hull Classification Symbols)是用来识别不同类别的舰船的代号。英国皇家海军和其他的欧洲国家的海军也用极为相似的代号来表明不同类别的战舰和海军战船舷号系统。分类代号和舷号是一艘现代战舰必有的标志。当战船得到重大改进或者另作他用时将会得到一个新的代号,有时候会更舷号有时候则不会。当然,这个代号系统自1907年诞生以来也经过很多次的改变,所以很多战船的代号会随着代号系统的修改而修改,但其实战舰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很多美国战船的代号并未真正使用,但这些代号也纪录在海军舰艇数据库中。1975年,美国海军将巡洋舰,护卫舰,远洋护卫舰重新分类以达到与其他国家分类方法的统一。如果一艘船的舰船分类代号以"W"开头,那代表该船隶属美国海岸警卫队。如果一艘船以"T-"开头,则代表该船是美国海洋军事补给司令部的民用船只。所有被用于以舰载机为主要战斗工具的战舰,统称为航空母舰。"CV"是航空母舰最基本的代号。最早"CV"是由巡洋舰(cruisers)而来,这是由于当时的航空母舰的用途被看作是用于延伸对海上的控制,这个代号同时区别了航母与巡洋舰的作用。字母"V"由法语中"Voler"(飞行,Fly)。这与当时大众的看法并不相同,当时人们认为"CV"的意思代表的是"Carrier Vessel"(运载舰只)。自1935年后,"CV"正式成为了舰船类别代号,其意义为"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舰)。在美国,航空母舰的代号被分类两个序列:第一序列为"CV"序列,即战斗航母序列。以兰利号为该序列首舰,编号CV-1;第二序列为"CVE"序列,即护航航母序列。该序列编号自CVE-1郎岛号开始一直到CVE-128冲绳号为止,该序列现已经被废除。
以下为航母的各种类别:这些水面舰只通常用于在公海与敌交战。最常见的莫过于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了。战列舰通常具有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巡洋舰相对战列舰这两方面都要弱一些,驱逐舰以及其他小型舰则更弱。在1920年以前,这些水面战舰的代号通常以“<类别>编号”作为格式,其中类别则要求必须用全称。但这些代号通常的被以最简短方式记录,就像“B-x”、"C-x"、"D-x"等等。比如,1920年前,明尼苏达号(BB-22)的战舰代号必须标为“USS Minnesota, Battleship number 22”(美国海军明尼苏达号,第22号战列舰),但在纪录中则记为“USS Minnesota, B-22”。1920年后,战舰代号在纪录,和战舰标示上都改为了“USS Minnesota (BB-22)”,以尽可能的简化。
以下为水面战舰的各种类别代号:这里的潜艇指所有能够机动式军用潜艇(通常以SS开头,代表submersible ship,即潜艇的意思)无论用于战斗、辅助以及研发。以下为潜艇的各种类别及代号:SSP, ASSP, APSS, 和LPSS 其实是同一个种类在不同时期的代号
IXSS: 未分类潜艇
MTS: 固定训练潜艇(岸基训练潜艇)(改装自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用于海军训练)战斗巡逻舰指其任务不仅仅是近海巡逻,而且还有一定的自持力和远洋能力以保证在公海执行任务,且能够在超过48小时无补给的情况下作战。该类舰全部已经退役。两栖战斗舰指拥有两栖作战能力的所有战舰。这些战舰都有较强的远洋能力,通常来说两栖战斗舰被分为两个大类:两栖战斗舰amphibious assault ships(通常用于跨洋作战),以及两栖登陆舰Landing Craft(通常用于登陆入侵),
以下为两起战斗舰的各种类别几代码:补给舰指拥有运输能力或者可以给航行的其他战舰补充给养的能力的舰船
以下为各种补给舰的类别和代号:水雷舰指以在水面中进行布设(拆除)水雷为主要任务的舰种以下为布雷舰的各种类别和代号:海岸防卫舰指以海岸巡逻和防卫为主要任务的舰只,通常不具备远洋能力.快速补给舰指那些能够直接补给原料(食物,淡水,燃料)给其他舰艇以让这些舰艇能够具有远洋能力的舰艇后勤舰船指那些设计上不具有战斗能力,通常没有武装的战舰。辅助舰只是指被设计为公海航行的舰只进行辅助远洋任务的后勤舰船。也包括那些具有远洋能力的辅助性舰船辅助工程船指那些海军下属(包括没有自行移动能力)的,用于辅助战斗或建立海岸设施的舰船。这些舰船代号中带有"N"的为没有自行移动能力的舰船。
相关
-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英语:Mutualism)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一种互相依赖、双方获利的共生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长期的,包括物质接触或者生化联系。共生双方分开之后,一方或者双方将无
- 脑癌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超高能量宇宙射线GZK极限,是以提出者Greisen、Zatsepin、Kuzmin三人姓氏之首字母为名的理论上限,描述源自远处的宇宙射线应有的理论上限值。这项极限是在1966年由Kenneth Greisen、Vadim Kuzmi
- 梅达沃彼得·布赖恩·梅达沃爵士,OM,CBE,FRS(英语:Sir Peter Brian Medawar,1915年2月28日-1987年10月2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英国科学家,主要研究免疫学。他与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
- 赤潮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
- D-M174单倍群D-M174(英语:Haplogroup D-M174)又名D1(ISOGG 2019),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源于单倍群D。单倍群D1于距今约6万年前首次出现于亚洲。其与单倍群E同样源于M168突变的基础
- 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是一种心脏症状。当肺动脉狭窄、心室中膈缺损或主动脉跨于心室中膈上方时,右心室拼命想将血液送往肺动脉,经年累月,心肌变得肥厚,即形成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最明显
- 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学名:Demodex folliculorum)是螨的一种,居住在人类的皮肤之上。大多数人的皮肤上都可以找到毛囊蠕形螨的踪迹,但通常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比较接近于共生关系,而非寄生关系
- 鲁尔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莱茵-鲁尔都会区(德语:Metropolregion Rhein-Ruhr)是德国最大的都市区,拥有超过1100万人口,拥有多个中心都市。莱茵鲁尔区面积7110平方公里,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
- 漏尿癖漏尿(日语:お漏らし/おもらし/オモラシ;罗马化:omorashi)是主要流行于日本的恋物次文化,借由自己尿急或因他人尿急而引起性刺激。对这样的恋物者而言,当他人因憋不住而尿失禁时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