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十六世教宗牧徽

✍ dations ◷ 2025-09-09 10:17:40 #本笃十六世教宗牧徽

本笃十六世教宗牧徽是由安德肋·科尔德罗·兰扎·迪·蒙特泽莫洛总主教(后来晋升为枢机)于200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不久后设计。

牧徽中盾的形状随着艺术家的不同而改变。在官方宣布的本笃十六世牧徽设计中,选择了杯状作为盾的形状。

纹章的外型为一个红色为底的盾牌,披挂着金色的布幕,形成中间下层为红色而左右上部以金色为底色的三部分。在红色部分有个金色扇贝;而在以盾牌角度而言的右方(对端者而言是左方)金色部分上有一个摩尔人头像,该头像有着棕色的肌肤及黑发,头顶红色的王冠及挂着红色耳环并围着红色领巾;另一个金色部分上则有一只爬行中的棕熊,背上还背负着红色的包袱以黑绳绑住。

该牧徽的寓意物——摩尔人的头像、高比宁之熊以及扇贝都曾出现于拉辛格担任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总主教时期的牧徽。然而,这些寓意物不仅仅代表他的出生,也代表他信任著天主,以及受召传播世人天主教信仰的意涵。

扇贝壳有多重意涵。希波的奥斯定曾说沿着海岸散步,边沉思著神秘且深不可测的三位一体。一位男孩将海水,经由壳上的小孔洞,倒入了壳内。当奥斯定询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我要将海水全部倒入洞里面。”奥斯定从这个事件领悟到,人们永远无法参透天主最深沉的奥秘。若瑟·拉辛格在1953年获任枢机时,他写了一篇文章《在奥斯定教导下,天主的子民与天主之家都是永远的教会》(),而扇贝贝壳也在他封为教会圣师后,有着一层个人的连结。

扇贝贝壳也是圣洗圣事的一个隐喻。在天主教会,海贝壳通常会装满水,高举到小孩头上并浇灌。因此,贝壳唤起了成为基督徒生活基础的仪式(洗礼)意象。

贝壳也代表者朝圣。

在本笃十六世牧徽左上方所绘的头像为“弗赖辛的摩尔人”,这是一个保留在历任弗赖辛总教区总主教牧徽上的纹章传承符号。这个约在八世纪时开始出现的符号为弗赖辛教区的传统符号,到了1818年弗赖辛教区升格为都总教区依然被沿用着,首位使用该符号的主教或总主教已不可考了。典型上的头像有朝左的侧脸,且有着褐色的肌肤和红色的嘴唇。此外皇冠和衣领也是这个符号的特征之一。

虽然外型及特征不全然相同,但除了“弗赖辛的摩尔人”外,作为一种传承符号摩尔人的头像在欧洲的纹章中十分常见。直到今日的萨丁尼亚岛和科西嘉岛的徽章中依然保有这符号。也被使用在贵族的家纹中。只是在意大利地区,摩尔人头像经常是在头部环绕着白色的布条,在日耳曼地区则是使用皇冠。

盾牌右上方那头背负物体的熊,称为“高比宁熊”。在天主教传说中圣高比宁(英语:Corbinian)在一次前往罗马的旅途中遇上一只熊,其用来载运行李的马被熊吞噬。于是他命令熊代替那只马来搬运他的行李,直到他抵达罗马后才将熊释放。由于圣高比宁是弗赖辛教区的首位主教以及该地的主保圣人,在巴伐利亚传教上建有极大的功绩。这个符号的意涵除了有取自传说中代表基督信仰的天主教圣人驯服了代表异教的熊的意涵外,也从背负重物这一环代表着本笃十六世所肩负的重责。

传统上来说,教宗的牧徽只会额外加上带有垂布的三重冕,与代表圣伯多禄磐石的交叉钥匙,不加上格言与其他物件。三重冕代表着教宗权威的脚色,而钥匙则代表天上与地上束缚与解放的力量(Matt 16:19)。本笃十六世的牧徽维持着钥匙的物件,但改为一个主教冠与一个羊毛披带替代三重冕。三重冕与钥匙仍然象征着教宗,并且出现在圣座徽章与梵蒂冈国旗上。

在本笃十六世的牧徽当中,三重冕被替换成一个银色主教冠,带有三条黄色色带。这些色带呼应了三重冕的三层结构,代表着圣统、司法和训导三个权力。这些色带保留了其意义,并结合在中心,显示这些权力集中于一人身上。

带有红色十字的披带也是新加入牧徽的物件。这代表着主教的角色在于成为一位牧养基督托付羊群的牧羊人。牧徽中羊毛披带的形状,与总主教所使用的羊毛披带相同(但总主教披带上的十字为黑色),而不是本笃十六世就任时穿戴的较大羊毛披带。

相关

  • 向盟国投降意大利与盟国停战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3年9月8日的停战协议,协议是由意大利及盟国共同签订,当时盟军已经在意大利南部登陆。1943年春天由于意大利在军事上的形势日益恶
  • 许茨海因里希·许茨(德语:Heinrich Schütz,1585年10月8日-1672年11月6日),德国作曲家。许茨是巴赫之前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曾学习法律,但是后来到威尼斯跟随乔万尼·加布里埃利
  • 科斯塔斯·斯塔菲利德斯科斯塔斯·斯塔菲利德斯(希腊语:Κώστας Σταφυλίδης;1993年12月2日-)是一位希腊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左后卫。现时效力德甲俱乐部霍芬海姆,曾效力于英格兰足
  • MBC Plus MediaMBC Plus Media是韩国文化放送(MBC)的子公司,在2001年2月21日成立,其业务为经营付费电视,目前有7条频道。
  • 釜山美国文化院放火事件釜山美国文化院放火事件(朝鲜语:부산미국문화원방화사건),是1982年3月18日发生于美国新闻署驻韩国釜山美国文化院的反美学生放火抗议事件,由具有反美及社会主义背景的反帝民族民
  • 郑龙喆郑龙喆(?-),男,朝鲜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 窦融窦融(前16年-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东汉官员,曾孙女是汉章帝窦皇后。世代仕官河西。王莽时参加镇压赤眉、绿林起义,拜渡水将军,后据河西,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
  • 阿兰·塔吉阿兰·塔吉(Alan Tudge,1971年2月24日-)是一位澳洲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澳洲自由党。自2010年开始,他是阿斯顿选区选出的澳大利亚众议院的议员。他现在是澳洲人权服务部的部长。
  • 圣方济大学圣方济大学(University of St. Francis)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的一所由方济会创办的大学,成立于1920年。校区位于芝加哥西南部35英里(56千米)处。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
  • 马尾河 (贺江)马尾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境内,是贺江左岸支流,发源于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斧头山马鞍冲,流经贺州市的里松、黄田和莲塘三镇,于古柏村汇入贺江。干流长48.9千米,平均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