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氧化锆

✍ dations ◷ 2025-08-16 07:04:54 #宝石

立方氧化锆(Cubic Zirconia,简称CZ),亦称作锆立晶、方晶锆石、高碳钻、泛美钻、俄罗斯钻、碳钻、Sona钻、苏联钻或苏联石,是二氧化锆(Zirconia,ZrO2)晶体的一种。氧化锆天然存在时大部分为单斜晶体(mono-clinic),主要以矿物斜锆石(Baddeleyite)存在。以立方单晶体存在的氧化锆在天然中极为罕有,但现时经常以人工方法合成,被广泛用作钻石的代替品。因为这种人工合成方法在苏联发明及最先使用,故此立方氧化锆亦被称为“苏联钻”或“苏联石”。立方氧化锆有时被称作“方晶锆石”,但这名称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锆石(Zircon)是天然存在宝石的一种,其化学成分为硅酸锆(Zirconium Silicate,ZrSiO4),与合成的立方氧化锆为两种不相同的物质;而氧化锆的方晶相其实还分为立方晶(Cubic)及正方晶(Tetragonal)两种。

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是一种坚硬、无色及光学上无瑕的结晶。因为其成本低廉,耐用而外观与钻石相似,故此在1976年起至今都是最主要的钻石的代替品。

近年亦开始兴起用培植钻石方式以宝石为原材料合成的RZ人造钻石代替钻石。

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 和美国宝石研究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GIA),宝石可分为3大类别:

FTC于2018年七月底就发表了对钻石的重新介定 :钻石不只是天然,从矿场发掘出来的和实验室种植而得的都可称为钻石。

立方氧化锆与钻石一样,都为立方晶体。在正常压力之下,二氧化锆的稳定晶体为单斜晶体(mono-clinic),因此在合成立方氧化锆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份子量为10至15%的金属氧化物(通常氧化钇或氧化钙)作为安定剂。不同的生产方法会加入不同分量的安定剂,故此立方氧化锆的物理及光学特质会稍为有所不同。

立方氧化锆的密度颇高,比重为5.6至6.0。其硬度达8.5,虽低于钻石,但已超过大部分天然宝石。其折射指数为2.15至2.18,表面有金刚光泽。色散指数达0.058至0.066,超过钻石。立方氧化锆无解理(Cleavage),断口为贝壳状(Conchoidal fracture),属于易碎。在短波紫外线下呈黄、黄绿萤光,于长波紫外线下萤光不明显。

氧化锆在1892年首次被发现以后,一直以为只有天然存在的单斜晶体“钭锆石”一种。由于钭锆石藏量不多,因此并未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氧化锆的熔点高达2,750°C,难以透过溶解结成单晶体。1930年发明加入安定剂造成的“安定氧化锆”,是立方多晶体或正方多晶体,都是属于多晶体陶瓷。安定氧化锆主要被用作耐火材料,能抵受高达2,540°C的高温及化学品。之后1937年德国圹物学家M. V. Stackelberg及K. Chudoba首次在蜕晶质化(metamictization)钭锆石中发现微细的单晶立方氧化锆。1960年代,法国科学家Y. Roulin及R. Collongues开始研究培养单晶立方氧化锆。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将镕解的氧化锆放在有固体氧化锆表面的坩埚之内,令其结晶。这种方法称之为“冷坩埚”法。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生产很小的单晶体。

苏联科学家V. V. Osiko之后在莫斯科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Lebedev Physical Institute)改良了这一种技术。他的发明被称为“颅坩埚”法,其出产的人工宝石在苏联内被称为“Fianit”。这种发明在1973年首次披露,并在1976年开始商业生产。至1980年,以这一方法生产的立方氧化锆年产量已超过5千万卡拉(10,000公斤)。

苏联发明的“颅坩埚”法至今仍是主要的合成方法。首先以铜管绕成杯状,铜管内注入冷却水。在杯内加入少量锆金属片,中间加入氧化锆及安定剂粉末,并加以压紧。整个设备以无线电频感应线圈包围。当感应线圈通电时,锆金属因感应产生电流,被加热至高温镕化,并传热至内部的氧化锆将其镕化。冷却水使杯中接近表面1-2mm的氧化锆维持固态。经过数小时加热后,逐渐减少热力,无瑕的柱状晶体开始形成。之后在1,400°C用长时间退火,消除晶体中的应力。经退火后的晶体通常为5cm长,2.5cm宽,便可以被切割成宝石。

若果在原料内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以获得不同颜色的晶体。例如:

近年部分生产商亦有以不同方法改良产品,最常见的是在立方氧化锆表面以蒸气凝结加上一层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 DLC)。得出的产品比普通氧化锆更硬,看起来亦更为似钻石。另一种方法是在表面上以真空喷上一层金属氧化物,使其出现晕彩。但是与镀上类钻石碳不同,这种加工是可以被磨损的。

立方氧化锆在光学上与钻石(金刚石)非常接近,一般人未必能分别两者。但是在显微镜下二者仍然有一定分别:

相关

  • 急症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急诊医学,也被称为急症医学,为医学专科,
  •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 或者 Seborrheic dermatitis (美式英语), seborrhea, 也叫做 Seborrheic eczema)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炎。有两个好发
  • 徐建中徐建中(1940年3月3日-),中国工程热物理专家。原籍辽宁北镇,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
  •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英语:John Charles Fields,1863年5月14日-1932年8月9日),加拿大数学家。他设立了菲尔兹奖,颁给成就杰出的数学家。菲尔兹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顿市一皮革店
  • Esub2/sub (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亦称地诺前列酮(dinoprostone),是前列腺素的一种,发现于1976年。主要用于分娩时软化子宫颈、引发子宫收缩、引产。此外也可以用作堕胎药、刺
  • 1812年1812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异涡虫亚门见内文异涡虫(学名:Xenoturbella) 是一类生活在海底极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现在仅知1属8种,分布于波罗的海和太平洋东部。第一个物种于1915年首次被发现。这种生物早在1949年就被
  • 中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省(印尼语:Provinsi Sulawesi Tengah)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位于苏拉威西岛中部,首府位于帕卢。2010年普查,中苏省共有2,633,420人,2014年1月估计,中苏拉威西省共有人口2,
  • 真露烧酒真露(하이트진로)是韩国的一个烧酒品牌,在韩国烧酒市场份额超过50%,是韩国最受欢迎的烧酒品牌。真露目前已经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销售。根据酒类专业杂志《Drinks International》
  • 麻生诚麻生诚(日语:麻生誠,1932年3月30日-2017年4月24日),东京人,日本教育社会学者、大阪大学、放送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