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 dations ◷ 2025-10-28 12:17:47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 或者 Seborrheic dermatitis (美式英语), seborrhea, 也叫做 Seborrheic eczema)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炎。有两个好发年龄段,一个是2周龄到1周岁,一个是青春期到成年期。症状明显的患者仅占1~3%,多在30~40岁发生。男性多于女性。HIV感染者的患病率更高,而且症状更重。在HIV感染的早期,脂溢性皮炎的患病率估计在35%左右,而到了艾滋病期,患病率则激增到85%。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合并皮脂分泌过多,也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患者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后皮肤情况也常常得到改善。尚不明确,虽然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区域,但可以肯定的是患者的皮脂分泌并无亢进,因此,“脂溢性”一词应该理解为“发生于皮脂溢出区域的(of the sebaceous areas)”,而非“皮脂分泌过多的”。皮脂分泌是脂溢性皮炎发病的必要条件,可能的原因是皮脂能够刺激马拉色菌属真菌生长。早在19世纪,人们就观察到马拉色菌属真菌聚集于皮脂溢出区域;随后,抗真菌药物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进一步确定了“真菌假说”的地位;然而,马拉色菌属真菌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至于脂溢性皮炎与HIV/AIDS、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目前更是知之甚少。其它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基因、环境、激素以及免疫系统等等。。对于儿童来说,过度摄取维生素A可能会引起脂溢性皮炎。缺乏维生素H和维生素B6 和 维生素B2(也被称为核黄素)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症状包括出现鳞屑,片状皮屑,瘙痒,以及潮红。脂溢性皮炎可能会在视觉上不太舒服,并且稍微感到有点瘙痒,但通常是没有严重危害的。这些症状通常会一直存在,但较容易通过已有的药物治疗来控制。在治疗之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几个月,乃至若干年后复发。和其它一些有类似症状的皮肤病一样,脂溢性皮炎通常也会宽松的被定义为一种湿疹,但是它和其它同样被定义为湿疹但是症状更严重的皮肤病是有区别的。脂溢性皮炎的其中一种副作用是可能引起暂时性脱发。如果出现急性暴发,并且长期缺乏治疗,则可能因为毛囊损伤而导致永久性脱发。可使用含有Minoxidil的生发水或含有Finasteride的口服生发药来治疗。普通的肥皂和洗发水所包含的一些化学物质(例如月桂醇醚硫酸钠sodium laureth sulfate)可能会在皮肤表层沉积,造成皮肤表层脱水,从而使症状突然恶化。过往坊间会建议民众定期转换洗发水的品牌,透过不同的洗发水配方来清理皮肤上的沉积物。但另一方面,其实若有合适的替代办法会更好。基于皮肤科专家的建议,应该采用含有煤焦油、环吡酮胺(ciclopiroxolamine)、酮康唑、硫化硒或者吡硫

相关

  • 雷耶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阿卓糖阿卓糖(英语:Altrose)是一种己糖,D-阿卓糖是非自然形成的单糖。可溶于水,略溶于甲醇。L-阿卓糖已可从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的变种中分离出来。阿卓糖是甘露糖
  • 西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一支,主要在中欧平原地区活动,主要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等。东斯拉夫人主要信奉东正教,西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天主教,而南斯拉夫人则大约各占
  • 伽达默尔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德语:Hans-Georg Gadamer,1900年2月11日-2002年3月13日),著名德国哲学家,诠释学大师,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1960年出版著作《真理与方法》使
  • 复杂系统复杂系统(英语:complex system),又称复合系统,是指由许多可能相互作用的组成成分所组成的系统。在很多情况下,将这样的系统表示为网络是有用的,其节点代表组成成分,链接则代表它们的
  • 杏林大学杏林大学(日语:きょうりんだいがく),简称杏林大,是一所本部位于东京都三鹰市新川6-20-2的日本的私立大学。1970年设立。 杏林大学拥有位于三鹰市和八王子市的三个校区,是一所设有
  • 三磷酸腺苷合酶三磷酸腺苷合酶或ATP合酶,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一种,在这里并特指F类的FoF1ATP合酶(F Type FoF1 ATP Synthase)。它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质子的电化学势能,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来进
  • 肉桂酸肉桂酸(英语:Cinnamic acid,IUPAC名:(E)-3-苯基-2-丙烯酸),分子式为C6H5CHCHCOOH。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结晶化合物。归类为不饱和羧酸,它天然存在于许多植物。它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 授粉授粉(传粉)指的是裸子植物和显花植物的雄性配子,即花粉,从花药被传到雌蕊的柱头,使雌性配子受精的过程。超过80%的有花植物靠生物 (例如蜜蜂、蝴蝶、果蝠)传播花粉,其余则靠风 (例如
  • p634A9Z、​1RG6、​2RMN、​2Y9T、​2Y9U、​3QYM、​3QYN、​3US0、​3US1、​3US2、​3ZY0、​3ZY1862622061ENSG00000073282ENSMUSG00000022510Q9H3D4O88898NM_00111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