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序列是发生在相近时间或空间上的一连串地震,依照发生次序可分为前震、主震和余震,难以判别主震的地震序列称之为群震。不同型态的地震序列是由于地壳非均质(英语:Homogeneity (physics))所引起。
前震是发生在主震前的一连串地震。由于地壳并不是均质体,导致应力的累积并不平均,造成主断层在滑动前就发生一系列较小的破裂,也就是前震。全世界超过44%的地震都有前震,因此在地震预测中是很重要的课题。
主震是地震序列中规模最大的地震。地震学家用地震矩来描述主震释放出的能量,断层滑动的面积和量愈高,释放出的能量和造成的破坏就愈大。由于"主震"后有可能发生规模更大的地震,因此同一地震可能由"主震"变成"前震"
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余震与主震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破裂带上,比主震的规模小,然而有时主震造成的应力变化会不局限于主震所造成的破裂面上,这个现象又称之为库仑应力转移 (Coulomb stress transfer) 。不过大致来说,余震反应主震的断层破裂面,对于了解断层的几何有极大的贡献。在时间上的分布通常以修正大森法则来描述,也经常以古登堡-里克特定律关系式来描述规模的变化。
大森法则是描述余震衰减速率的经验关系式,由大森房吉在1894年提出。
其中:
修正大森法则在1961年由宇津德治(日语:宇津徳治)提出,为目前大家广泛使用的版本。
其中:
余震在特定时间内规模和地震数量的关系可以由Gutenberg-Richter关系式来描述。
其中:
群震又称群发性地震是指无法判别主震的地震序列。一般而言,群震出现在构造极端破碎的区域,火山和热液活跃区域都是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