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玛宪法
✍ dations ◷ 2025-10-20 16:39:55 #魏玛宪法
《德意志国宪法》(德语:Die Verfassung des Deutscher Reichs),通常称作《魏玛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国魏玛共和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选举。1919年2月6日帝国议会举行,由于首都柏林时局动荡,帝国议会改在魏玛召开,共和国的非正式国名和宪法的名称由此而来,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宪法。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会以262人支持、75人反对、84人缺席通过魏玛宪法。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8月11日因此被定为魏玛共和国的国庆日,用以纪念“德国民主诞生之日”。宪法学里,魏玛宪法是一部近代史上重要的宪法,它有以下的几个特点,其中或多或少被后来的他国宪法继受:
相关
-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肌腱炎肌腱病变(英语:Tendinopathy),又称肌腱炎(英语:Tendinitis)或肌腱退化(英语:Tendinosis),是一种肌腱的疾患,可造成疼痛、局部肿胀、与功能障碍。典型的疼痛会随着肢体动作而变得明显。好
- 尿疗法尿疗法是通过饮用尿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亦有采用尿液清洗皮肤、清洗毛发的做法。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温热头痛,童男者尤良”
- 阿普列尤斯鲁齐乌斯·阿普列尤斯(Lucius Apuleius,约124年-约189年)是古罗马作家、哲学家。柏柏尔人。出生于北非的古罗马殖民地努密底省马道拉地方(属今阿尔及利亚),为官吏家庭。曾在雅典学
- 手性手性,又称对掌性(英语:chirality、/kaɪˈrælɪtiː/)一词源于希腊语词干“手”χειρ(chir),在多种学科中表示一种重要的对称特点。如果某物体与其镜像不同,则其被称为“手性的(
-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法语:Surréalisme)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化运动,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
-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北魏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时期的第一个朝代,由鲜卑人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华北,与南方的汉人政权对峙。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
-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
- 尼古拉斯·斯坦诺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us Steno,1638年1月11日-1686年11月25日)也作斯泰诺,斯台诺,史丹诺,斯丹诺,史坦诺,其名字的丹麦语形式为 Niels Steensen 或 Niels Stensen,音译为尼尔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