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靶治疗
✍ dations ◷ 2025-11-18 05:38:14 #标靶治疗
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靶向治疗或靶向分子治疗(英语:Targeted Therapy、Molecularly Targeted Therapy)是一种以干扰癌变或肿瘤增生所需的特定分子来阻止癌细胞增长的一种药物疗法,而非一般的干扰所有持续分裂细胞(英语:rapidly dividing cells)(不稳定细胞)的传统化疗法。放射疗法尽管是针对特定肿瘤的,但是并非此处“靶向”的含义。癌症靶向治疗在被认为是比当今其他疗法更加有效,并且对正常细胞伤害更小的疗法。靶向治疗可以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 甲状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Mark Greene在1985年报告,确切的实验(在体内和体外环境用单克隆抗体处理Her2/neu软化细胞)表明靶向治疗会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一些人拒绝接受靶向治疗这个术语所指的药物是没有选择性的这种观点。“靶向治疗”这个术语有时在文章中,会带双引号出现。靶向治疗可分为小分子,小分子偶联物,单克隆抗体三大类。大多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一些单克隆抗体正在发展,少数已获得FDA的批准。以下是一些得到许可的单克隆抗体:有许多抗体偶联物正在研发,请参见抗体导向酶前药治疗(英语:adedp) (ADEPT)。在美国,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分子靶向发展计划(Molecular Targets Development Program],MTDP)致力于研究可能对药物发展有帮助的分子靶向。RET 抑制剂:凡德他尼(英语:Vandetanib)(也作用于VEGFR和EGFR)
c-MET 抑制剂:卡博替尼(英语:Cabozantinib)(也作用于VEGFR2)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
- 甲氧西林甲氧西林(Methicillin)是一种于1960年首次合成的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发现于1960年,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脑膜炎等由
- 马拉色菌属参见文中内容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性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
- 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 。经常在土壤和食物中被发现,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Fried Rice Syn
- 氢化可的松皮质醇(法语:cortisol),又译成可的松(音译),属于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中的糖皮质激素,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提高血压、血糖水平和产
- 黄原胶黄原胶(英语:Xanthan gum,音译作三仙胶),俗称玉米糖胶、汉生胶、山羊胶,是一种糖类(葡萄糖、蔗糖、乳糖),经由野油菜黄单孢菌(英语: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酵产生的复合多糖体。在美
- 东爪哇省坐标:7°16′S 112°45′E / 7.267°S 112.750°E / -7.267; 112.750东爪哇省(印尼语:Jawa Timur)是印度尼西亚省份之一。它的省府是泗水。该省面积共47,922平方公里,西部与中爪
- 塞法迪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西班牙语:Sefardí,希伯来语:סְפָרַדִּי,提比里安注音法:Səp̄āraddî),指在十五世纪被驱逐前那些祖籍伊比利半岛,遵守西班牙裔犹太人生活习惯的犹太人,是犹
- 瓦伦斯弗拉维斯·埃弗利乌斯·瓦伦斯(拉丁语:FLAVIVS IVLIVS VALENS PIVS FELIX AVGVSTVS,328年-378年8月9日),罗马帝国东部皇帝(364年至378年在位)。瓦伦斯直到360年左右方才加入罗马军队
